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貿易戰效應〉FTA好事近? 美豬牛等農產品還是問題

2019/11/04 05:30

台美貿易逆差又再度拉開,台灣如何與美經貿來往,台美FTA是否成局的關鍵。 (歐新社)

記者黃佩君/專題報導

總統蔡英文日前接見AIT主席莫健,她表示,台美關係達到「幾十年來最好狀態」,希望簽署台美貿易協定(FTA),而「台北法案」通過似乎也證實台美好事將近。不過,美國多年來在意與台灣的貿易逆差,而美豬牛等農產品也仍是問題,台灣如何對等與美經貿來往,可能仍是台美FTA是否成局的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在意「不公平貿易」,多年來持續針對重大貿易逆差國家希望經貿雙向對等,去年台灣對美出超為64億美元,已較前年減少達20億美元,主因台灣向美採購頁岩氣等;但今年因貿易戰美國轉單等因素,逆差又再度拉開,1到9月已達85億美元、年增約8成。至於美對台貿易逆差是否影響台美關係,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強調,美方非常清楚是因廠商轉移生產基地來台、不是單純轉口,「是真實的搬回來台灣」。她補充,在貿易戰脈絡下,部分產品涉及到智財、技術等敏感性,美國也很樂意在台採買或直接在台製造。

對於今年台對美出口大幅成長,王美花表示,美對台出口也有對應增長。經濟部官員則表示,1到9月台自美進口成長5.5%,去年全年成長16.6%,雙方經濟量體有一定差距,但自美進口持續增加,就是一個好的方向。

TIFA連3年難以召開

卡在美豬牛進口問題

而台灣近期也對美有相當程度採購,包括蔡總統日前承諾未來兩年將採購37億美元農產品、F16V戰機及M1戰車軍售、自美國採購頁岩氣等;此外,台灣也已連續兩年都是美國投資盛會「選擇美國」大會的最大代表團等。

儘管如此,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正式會議連續三年難以召開,主要還是卡在美豬牛等農產品進口問題。儘管在貿易戰背景下,美國貿委會上月公布的貿易障礙報告中,也持續提醒台灣對美豬牛的萊克多巴胺「零容忍」政策,這與美方在政治上對台友善的氣氛,仍有一定程度差距。

雖然美國自去年起就陸續呼籲在台美FTA上,不應拘泥於對台出口利益;如前AIT處長司徒文就公開表示美方應重新思考台灣的戰略位置,非單純著眼於美豬出口;也強調台美FTA被美豬議題阻撓,除對在意特定議題的政治人物及選民,其實不是很有道理。

歐日讓步美牛豬議題

消費習慣未明顯改變

對於美方政治上友台、貿易上仍保持距離。一名前涉美官員表示,美方政治、貿易是兩個原則相當不同的體系,近期彼此有互相溝通是良好現象,「但台灣不可能完全在關鍵貿易上堅持己見」,勢必要做出與其他國家相近的讓步。

官員分析,農業是日本的傳統貿易防衛議題,而歐洲則對食品標準相當高,但歐、日近期都因汽車等貿易問題對美牛豬做出一定程度讓步;包括日本接受美牛豬降稅到TPP關稅水準,歐洲也接受美牛進口。不過,開放後消費者習慣並未明顯改變,顯示標示產地等做法讓民眾有跡可循,而台灣也應學習他國的應對方式,「不是拒絕變化,而是思考以配套來因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