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具機廠面臨日本、德國大廠搶單。(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讓工具機產業上演耐力賽,前9月出口金額23.44億美元、衰退14.2%,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指出,美國原是今年相對穩定市場,但日本、德國大廠挾優勢搶單,「日本有些產品甚至賣比台灣便宜」,美國再次成為全球工具機的競爭市場。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表示,貿易戰衝擊全球工具機產業,中國與歐洲市場持續動盪,美國則因喊出製造業回流美國,市場較為穩定,但他指出,不只台灣工具機出口衰退,原本價格較高的日、德工具機廠也面臨衰退壓力,導致價格出現鬆動,積極爭搶美國市場,讓台廠面臨壓力。
根據公會統計,台灣工具機出口至美國市場前4個月仍呈正成長4.2%,但隨後走下坡,前8月跌幅超過1成,至上月才收斂,累積前9個月出口美國金額3.12億美元、衰退9.7%。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指出,今年第3季是景氣谷底,但業者接單狀況不如預期,估計第4季也不會太樂觀,恐要到明年第2季才會緩和。
經濟部提出「資金融通」、「擴大訂單」、「固本轉型」三大策略協助工具機產業,其中,透過台商回流與公部門設備汰舊換新等,估可帶來新台幣226.69億元商機。據悉,100億元最多可讓整體廠商支撐2個月,不過黃建中強調,重點在政府有鼓勵,不論釋出的投資優惠多寡,由政府帶頭、企業跟進,可創造至少2倍的投資。
黃建中也提到,台灣雖是工具機生產大國,但國內消費市場有近半仍採用日德廠牌,想打入高端設備的供應鏈,需政府法人單位深入研究。他呼籲,先從國內用戶了解,否則國內都顧不好,怎麼敢說要打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