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國家隊〉銀行國內互打 殺價競爭到東南亞

2019/08/05 05:30

圖為台北富邦銀行越南地區分行。(台北富邦銀行提供)

記者王孟倫、陳梅英 /專題報導

台灣科技業攜手「打群架」,曾高喊要打「亞洲盃」的金融業,卻殺價競爭到海外。由於國內市場有限,本國銀行積極布局海外,但經常傳出國銀在當地殺價競爭;金管會表示,亞洲盃或新南向容易出現類似情況,「我們要求總行或金控母公司必須做好督導」,貸款利率更要遵守「風險定價原則」,避免惡性削價競爭。

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國銀重要獲利來源。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5月國銀稅後盈餘1,608億元,其中海外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中國分行合計629億元,約占39.1%,等於國銀近四成獲利來自海外。

民營銀行主管指出,國銀擴展海外市場,可分兩大類,一是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像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或香港等,這類地區金融市場發展成熟,業者多採取相互合作模式,以國際聯貸案居多;二是「跟著台商跑」,即亞洲盃或新南向,像台商匯集的東南亞,當地只有少數金融機構、利差非常高。一旦國銀紛紛進駐,就會開始搶客戶,甚至出現殺價殺過頭的情況。

近年陸續傳出某國銀在柬埔寨削價競爭、大舉挖角,使得柬埔寨利差一路降,目前剩下不到4%。

馬政府時代,金管會鼓勵銀行到東南亞打「亞洲盃」,但除了新加坡外,東南亞國家多有市場准入問題。以越南為例,國銀在越南布局已久,早去者有優勢,但越南最近一次核准國銀設點是2014年永豐銀行的胡志明分行,中國信託銀行河內分行苦等13年還進不去。

近年國銀紛紛轉移陣地前往柬埔寨,銀行主管表示,因為太多台資銀行進去,柬埔寨也開始設限,一家銀行分行數以不超過10家為限。其中,一銀在柬埔寨已有7家分行,今年又申請2家獲准,已經集滿9家,將達10家上限。

銀行主管分析,柬埔寨政經局勢相對穩定、人口結構年輕、出口歐美免關稅、無外匯管制,重要的是當地銀行規模小、信用差,而中國的工商銀行光做「一帶一路」生意,也看不上小客戶,台資銀行很有發展潛力,最大競爭反而來自國銀。

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表示,現在東協金融市場就像6、70年代的台灣,當時只有少數行庫,貸款利率也都很高;2014至2015年政府推動國銀打「亞洲盃」,東南亞就成了國銀海外布局重點,但惡性削價競爭狀況不斷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