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財經週報-地方創生〉政院五箭齊發 找地方DNA留下產業

2019/06/03 05:30

官田區長顏能通(左)、官田烏金社區合作社專案經理李政憲(右)展示的「炭索世界」吸附包伴手禮,日前還由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訪日送給日本友人,行銷官田烏金。(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吳佳穎/專題報導

行政院在去年底宣布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並將地方創生計畫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政策;因應此計畫,國發會射出五箭,包括:鼓勵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等。

根據國發會2018年8月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我國總人口將在3至10年轉為負成長,且相較於2017年總人口2,357萬人,推估2065年將減至1,735萬人,減幅超過4分之1。

目前我國人口將近7成集中於都市,人口高度集中於都會區,未來隨著地方人口凋零、少子化趨勢等。地方在稅收、人口減少下,基本生活設施、功能將維持困難,近年來偏鄉地區就頻傳小學併校、滅校等消息。

134鄉鎮占全國面積66.5% 人口僅占11.6%

為此,國發會依人口變化率、人口規模、居民收入等指標,將134個人口外流嚴重及居民相對弱勢的鄉鎮市,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包括62處農山漁村、24處中介城鎮、48處原鄉地區。134個地區占全國面積66.5%,但人口僅27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約11.6%,且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占比約6.6%,也高於全國平均3.5%。

過去政府也曾推出「社區總體營造」、「青年、青農返鄉計畫」等政策。國發會官員認為,這些政策雖有初步成果,但缺乏永續性,無法創造地方產業,因此留不住人。

這次政府推出「地方創生計畫」,強調「找出地方獨有的DNA」,發展地方特色產業,讓年輕人不用離鄉背井,退休者也能返鄉創造事業第二春;且為協助地方找到獨有的DNA,國發會除提供輔導團名單、推動公務人員返鄉服務外,也設立「TESAS地方創生資料庫」,將各鄉鎮人口結構、產業結構、醫療、社福資源等資料整合到資料庫,提供民眾使用。

為配合「地方創生」政策,國發基金年初通過「地方創生暨社會企業創業投資事業投資作業要點」,針對個別創投事業投資上限從30%提高到40%;同時推出國發基金與民間資金搭配投資方案,搭配投資比例上限最高達5倍。

國發基金也要求「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優先針對地方創生、社會企業等提供融資保證,並提高地方創生等企業的保證成數上限從一般企業的6、7成提高到9成,希望減輕新創資金籌措壓力。

沿海4鄉鎮老化指數破200% 雲縣設專案辦公室

另外,地方政府也響應相關政策,其中雲林縣境內有6鄉鎮被列為優先推動地區,其中沿海4鄉鎮台西、四湖、口湖及水林鄉,2017年人口老化指數超過200%(65歲以上人口÷14歲以下人口數×100),遠高於全國平均105.7%。

為吸引青年人口回流,雲林縣政府籌措250萬元成立「地方創生專案辦公室」,結合當地雲科大、虎科大、環球科大、中正大學、工研院、資策會等資源,協助各鄉鎮市公所尋找地方DNA,目前正著手研擬口湖鄉台灣鯛、台西鄉文蛤、古坑咖啡等創生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