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中央銀行不想說的另一半事實

2018/09/04 06:00

(資料照)

●歐陽書劍

再好的食物,適度就好,取用過量通常有害,有害的不止於美食,短期資金若大量湧入成為熱錢,物價及金融市場隨之震盪;而若持續超量外流,則乾涸的投資力道,可能衝擊經濟動力。金融帳淨流出不一定有問題,但中央銀行的過度美化,反而會造成傷害。

交易時,買方取得貨物,並付出代價,代價可以是現金、賒帳或是其他貨勞物的交換等,買賣方式自古如此,且國內、國外均同。在國際貿易中,買方取得商品,必然伴隨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而賣方獲得報酬,可取得外幣現金、債權,或換成股票、債券、房產等。因此,國際貿易的出超國,對外債權必定相應增加,也就是金融帳淨流出,會有「錢在海外」的現象。

為了解釋我國金融帳顯示的長期淨流出,上週央行總裁楊金龍特別召開記者會,除說明「先進經濟體中,經常帳持續順差的經濟體,金融帳亦多呈持續淨流出,非台灣獨有」的合理情形,並強調「國人對外投資不會造成國際收支資金淨流出,外資來台投資亦不會造成國際收支資金淨流入」。

如果就國家整體的帳面來說,確實如此,因為企業或個人對外投資時,以新台幣向銀行買進美元,其國外債權增加,而銀行賣出美元,其國外債權減少或負債增加,若把國家視為整體,就只是將海外債權由銀行換到企業或個人手裡,不會造成國際收支資金淨流出。但相對地,企業或個人在國內,就減少了原可以自由應用的那一筆投資海外的資金。更應注意的是,錢在誰的手裡,對經濟的影響一向很關鍵。當社會財富、所得集中於一人,能夠消費的商品必定有限,也遠低於平均分配給所有人時的消費狀況;而在央行對國際收支的解說中,就算國際收支資金的淨流進、出不變,但債權是在銀行或企業手中,其性質及對經濟的影響也難以並論。

假設企業或個人有一億元,決定投資海外後,同一筆錢就無法再投資國內,而國內銀行閒置資金已多,再多一筆新台幣的影響有限。若由企業在國內興建廠房,可以提高產能、就業,如果是購買股票、債券,則能促進金融市場活絡,有利企業籌資,經濟都能隨之發展。錢進海外,當然不能等閒視之。

我國經年出超,金融帳若適度淨流出,海外債權增加,有緩解匯率波動的效果,若能善用留在海外的資金,也可能有楊金龍所提的優點,譬如國民能獲得更高報酬,可提高國民所得,而企業因對外投資也能取得技術,提高競爭力等。不過,如果這些錢能留在國內投資,創造的經濟效果應能更為可觀。

至於央行提到「足夠的對外淨債權,可作為外部衝擊的緩衝器,較可因應國際資金快速且大量流動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衝擊」,就有點似是而非了,當我國遇衝擊,有資金外流的壓力時,歸屬於企業或個人的民間債權,對衝擊的吸收能力,會大於外匯存底或銀行的海外債權?

像我國這樣的出超國,適度的金融帳淨流出是合理的,但不必妝點,且外流金額多寡,本就會隨著國際經濟情勢而有波動。楊金龍在記者會中強調擴大內需,確是解決外流的好方法,而「增加國內投資,擴大內需引擎,可降低我國超額儲蓄及資金淨流出」也有道理。然而,話再說回來,若資金淨流出有央行說的那麼多好處,那央行還擔心什麼?

飾非是為了文過,中央銀行只是國際收支的統計機關,對統計現象不必負完全責任,也不應讓大家對金融帳淨流出有美好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