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國際財經〉槍桿子出新創 以色列成新創搖籃

2018/09/03 06:00

以色列新創公司群聚,商業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附近區域,被稱為「中東矽谷」。(取自The Difference Incubator)

編譯羅綺/特譯

台灣、以色列比較

距離台灣8,000多公里外的以色列,土地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僅台灣的55%,人口880萬人,不到台灣的4成;但卻與我們一樣,內需市場小、資源匱乏、位處艱困的地緣政治環境,且都在高科技領域發光發熱。不同的是台灣以科技硬體見長,而以色列則擅長軟體,特別是網路資訊安全領域。

軍用科技 孕育許多科技產業

信仰猶太教的以色列位於中東地區,左鄰右舍均是伊斯蘭教國家,信仰、文化、歷史等差異,使得紛爭不斷,以色列國內更時常面臨恐怖攻擊。在強敵環伺的困難環境中,以色列的國防科技非常發達,為以國的科技發展打下基礎。許多曾為軍方使用的尖端科技逐漸轉向民間,進而孕育出許多知名的高科技產業。

近年來以色列科技公司紛紛躍上國際舞台,帶動國內經濟快速發展,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4.7%,其中更以科技和網路技術領先群倫。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最新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以色列整體競爭排名為全球第16名,僅落後台灣1名。但在其競爭力項目中的「創新」位居全球第3名,而「科技準備度」也勝過台灣。

以色列新創公司群聚,被稱為「新創之國」(Start-Up Nation),而商業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附近區域,也被稱為「中東矽谷」(Silicon Wadi)。以色列駐台經貿處處長葉嵐(Ran Yehezkel)表示,以色列人想要嘗試、創新的特質,深植於文化中。

中東矽谷 創新精神深入民間

葉嵐解釋:「我們經常要面對生存的挑戰,軍事上、經濟上,甚至連飲用水都是挑戰,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水源;所以以色列人持續在解決問題,當我們發現缺少某項資源,就會想辦法克服。」當今創業和創新的精神,已深入每個以色列人的心中,當發現新概念,便想嘗試做看看。此外,以色列人也同樣視失敗為成功之母。女創業家恩娜桂姿(Eynat Guez)指出:「在以色列創業失敗不是一件你會想要隱瞞的事情,因為這是你成長的一部分。」

隨著科技的進展,再加上以色列人勇於嘗試的精神,以國新創公司蔓延到電腦軟體和硬體、半導體技術、資訊安全、自動駕駛、雷達技術、衛星通訊、人工智慧(AI)、金融科技等各個領域。今年元月勤業眾信(Deloitte)在一份以色列金融科技業報告(Israel Fintech Landscape Report)中強調,「以色列的金融科技產業近年來大幅躍進」。

金融科技 年創逾10億美元產值

以色列4年前吸引花旗銀行跟巴克萊銀行前來投資當地金融科技產業,迄今已吸引到摩根大通、萬事達卡(MasterCard)、匯豐、瑞士銀行(UBS)等大企業前來投資。

據統計,目前以色列境內已有數百家金融科技(FinTech)新創公司,其中包括逾百家加密貨幣新創公司、300多家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科技公司,而已有超過50家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公司,每年創造逾10億美元產值。勤業眾信報告中寫道:「以色列已成為FinTech中心的樞紐,與矽谷、新加坡、倫敦並駕齊驅」。

以色列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目前「金融市場發展」指標排名為全球第11名,超越台灣的第19名;而在金融市場發展內的8項子指標中,以色列又以「創投資金普及性」最為出色,高居全球第2名。

科技外溢 帶動農業高速成長

此外,以色列的高科技已逐漸帶動過去成長較緩慢的產業,例如:農業和食品業。葉嵐表示:「科技與物聯網(IoT)的發展,出現科技外溢的效果;以往產業是垂直的,如今IoT連貫了科技、農業、醫療。過去幾年,以色列的農業公司數量以二位數的速度飛快成長」。

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tart-Up Nation Central統計,目前以色列共有750家活躍的食品科技和農業相關的新創公司。此外,食品和農業新創公司在2017年也成功募資達1.89億美元,較前1年成長了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