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人物專訪>美國最大科學研究園區六十年大翻轉 留住人才拚未來

2017/09/18 06:00

三角研究園區將打造購物中心、露天劇院、溜狗公園等生活空間,吸引人才留下來。(記者魏錫賓攝)

記者魏錫賓 /專訪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三角研究園區(Research Triangle Park)相當於竹科及南科所有園區加起來的大小,是全美最大科學研究園區,在我國創設新竹科學園區時,也曾前往借鏡。過去這個全球知名的老園區一直將心力放在吸引企業進駐,但目前正要翻轉60年觀念,優先打造適合生活的地方。園區管理基金會的副總裁彼德曼(Michael Pittman)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人才是根本,能夠吸引人才的地方才有未來。

Q︰三角研究園區成立將近60年,這些年來,研究園區面臨的環境有什麼轉變?

彼德曼:經濟環境改變很大。在1950年代之前,北卡以農業為主,幾乎沒有先進工業,所得是全美倒數三名的州,幾乎是最窮的地方,人民的工作選擇有限,大都只能務農,雖然有些紡織及傢俱工業,但規模有限。附近有三個很好的學校,杜克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及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等,但畢業生條件太好,反而無法找到適當工作,只能離鄉背井四散各地,當時的地方、州政府、大學及在地企業家對人才流失都很苦惱,幾經研究決定合作設置研究園區,並鎖定科學技術研究以留下年輕優秀人才。目前北卡GDP超過5,000億美元(接近台灣2016年的GDP),在全美各州已進入前10名,個人所得也逐步提升,是富比士雜誌評比最適經商的第2名,三角園區周圍城市並成為美國最適生活地區之一,經濟環境真的變化很多。

Q︰從一個荒蕪之地至發展為成功的科學研究園區,三角研究園區是如何改變過去的劣勢?

彼德曼:與其說是改變劣勢,不如說是善用優勢。我們附近有三所知名大學,從園區於1959年設立開始,我們就與三所大學維持夥伴關係,大學教授在暑假沒有授課時,就透過學校與園區成立的非營利研究組織三角研究所(RTI)合作,參與企業的研究工作,對教授而言,企業提供研究資金,可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有利於研究的進一步提升,而企業委託大學研究,成本也相對低廉,這種有利於雙方的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目前園區企業每年投資約3億美元給在地大學進行研發工作。

當然,即使有這樣的合作關係,初期在引進企業時還是相當困難,研發動能無法開展,直到1960年代中期IBM將製造研發中心由紐約遷入三角園區,情況才大幅改善,有了標竿企業進駐,大大提高了其他企業的信心,園區也從此進入成長期。

Q︰我們說萬事起頭難,IBM這麼大的企業,為何在園區成立不久,就願意將重要業務移到這裡?如何吸引他們?

彼德曼:我想,最重要的是政府與大學的合作與連結。IBM看到了本地政府的決心,同時,更重要地是這裡有足夠的人才,有IBM需要的人才,這裡有學校、有研究能量,他們可以一起進行研發,就像我剛剛提的,企業與學校一起研究,企業可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成果,而教授的學術成果有應用的地方,同時獲得更多的資金挹注,這是雙贏的結果。另外就是稅賦的減免,也是IBM願意來的原因,州政府與本地政府在法規上訂有諸多優惠,包括減免地方營業稅等。

一旦大企業進駐,相關企業就慢慢的進來了,而因北卡原本就是農業州,我們也吸引了一些農業科技公司,像孟山都等,然後是生科公司也進駐,加上新創的小公司,而逐漸形成企業聚落與人才池。因此,過去一段時間有很多企業願意遷進園區。

Q︰學校與企業密切合作是很好的觀念,不但人才能夠充分利用,且更快速使研發成果商業化,這個機制如何形成?

彼德曼:就像我說的,從園區設立開始,大學與企業就是夥伴,因此我們有完整的規範和辦法,也有標準化的合作方式,以非營利的RTI為橋樑,使學校與企業都能獲益,只要建立遊戲規則,自然能夠順暢運作。

Q︰從1959年成立至今已經快60年了,做為管理機構,對三角園區的未來有何新的想法?

彼德曼:這是很大的園區,超過5萬個人在這裡工作,但你應該會發現,開車繞一圈可能看不到一家公司,路上也只有少數幾個人,這是因為在1960、1970年代,企業研究相當重視保密,雖然不少企業有幾十英畝的面積,但都被大籬笆、樹木圍繞,外人連公司的建築物都看不到,每個企業各自形成自己的城邦。過去我們只是一直設法引進更多企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我們有新的想法,過去成功的營運模式已經改變,企業研發不必有太大的空間,而年輕人已更不願花太多時間通勤,也希望更有社交機會,因此我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邀請建築師、顧問公司、企業界進行深入研究,要將園區的經營方式徹底改變。

現在我們覺得應該雙管齊下,要同時吸引企業與人才留下來,因此開展了一個新計畫案叫「園區中心」,希望設立共同生活的社區,初期將以5千萬美元興建溜狗公園、雕刻公園、5,000個座位的露天劇院等,並確認飯店、公寓、30萬平方英尺賣場空間等場址,希望提供現有工作者所需的生活設施,以吸引並留住園區人才,整個計畫案估計要7至10年才能完成。我們有把握,未來三角園區不止是工作的地方,也會是生活及社交的場所。

Q︰改善園區環境是每個地方都在進行的工作,相較於矽谷及波士頓,三角園區有何優勢?如何留下人才?

彼德曼:我不能跟你說三角園區有多好,但三角園區有它的特別文化,就是特別友善,且尊重女性的發展,像園區內IBM負責人就是女性,帶領數千人的團隊,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另外,生活成本相對較低也是優勢。最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人才是根本,能夠吸引人才的地方才有未來,留住人才本就是三角園區設立的目的,因此我們依人才的需求規劃了「園區中心」,或許下次你再來的時候,這裡已成為一個「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