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價崩?原來是為節稅 大直水岸豪宅67折移轉

2017/05/25 06:00

基隆河沿岸大直水岸第一排豪宅。(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揭露資訊,3月時揭露一筆大直水岸豪宅「帝景水花園」6樓實價,總價為1.55億元,拆算後,每坪竟不到150萬元,僅約143.17萬元,對照2014年3月高點時,同樣是6樓每坪突破200萬,單價高達211萬元,每坪價差竟將近70萬元,甚至僅是高點時的67折。

對照地籍資料,該戶原為投影機燈泡供應商晶英國際董事長陳祥銘2010年個人買進,不過,3月時卻移轉到英捷股份有限公司,有趣的是,該戶抵押權仍維持2010年的設定,進一步查詢新接手的法人董事長也是陳祥銘本人。

關係人交易 造成豪宅崩跌假象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表示,該豪宅共分為五期,是大直重劃區推出的第一個豪宅社區,2000年推案時每坪開價約60萬元,算是台北市第一個訴求河景豪宅建案,向來是區域指標豪宅,最高開價甚至直逼每坪250萬。

有代書研判該筆實價其實帶有節稅目的,首先將個人名下的資產以接近當初買進價格轉給法人,便因售屋所得相當低或者根本沒有售屋所得,因此,所要負擔的稅負便大幅降低。

再來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國內法人公司任何時間移轉房地產,獲利部分適用17%稅率,頂多再加上5%的營所稅,相較個人持有移轉獲利部分,舊制最高課稅稅率45%,兩相比較之下,似乎存有相當的節稅空間。

不過,代書指出,每一次交易都有契稅等相關稅負支出,上述方式會出現兩次契稅的課稅金額,因此,個人直接出售房產獲利,還是透過個人先移轉給旗下法人,再透過法人名義出售房產,其實事先都應該有稅負推估。

優美地產企研室召集人葉立敏表示,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後,觀察到許多高總價物件買方多改以法人名義購入,甚至為了買房特別成立公司的例子屢見不鮮,在稅率上法人17%雖然不是最輕稅,但主要是持有時間不用等到10年以上才有15%的低稅率,對許多重視「時間成本」的高資產族而言,不只為節稅,而是更能靈活控管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