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證實了供應商發生停電的情況,但並未確認是否造成任何損失。(取自網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媒透露,9月下旬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一家供應商發生停電,導致該公司Fab 21工廠的生產中斷,迫使台積電報廢當時正在生產的部分晶圓。對此,台積電一位代表向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證實了供應商發生停電的情況,但並未確認是否造成任何損失。報導指出,此事件歸因外包供電商失誤,如果台積電能夠及早發現問題點,這對該廠址的後續項目,特別是Fab 21二期和三期項目,將大有裨益。
這次電力供應中斷源自於英國工業氣體專家林德公司,該公司與Fab 21工廠簽訂了供電支援合約。雖然停電並未導致工廠本身斷電(與其他半導體生產設施一樣,Fab 21工廠也配備了備用發電機以應對停電情況),但卻切斷了工廠運作所需的各種關鍵材料的供應。
據稱台積電因此被迫停產數小時,並造成損失。然而,該台積電尚未透露有多少晶圓被報廢,也未說明此停電造成的經濟損失。
在台灣,台積電自行管理其供電基礎設施,然而,在美國,該公司不得不將這項職能外包。在某種程度上,這使得Fab 21工廠容易受到其無法直接控制的故障的影響。
不過,既然台積電已經了解這個故障點,它就可以著手解決並避免未來再次發生類似情況,這不僅適用於Fab 21一期項目,也適用於後續的Fab 21建設階段。
對於一座新建工廠而言,發現工廠層級和供應鏈中的薄弱環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問題,這對台積電在該廠址的後續項目,特別是Fab 21二期和三期項目,將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和其他先進晶片製造商的營運中斷並不罕見,通常是由地震等自然事件或人為錯誤引起的,而不是供應商的故障。
問題是,這種或多或少可控的停產會對台積電及其客戶造成怎樣的財務損失?台積電發言人表示,Fab 21工廠第三季度盈利能力下降至接近盈虧平衡點,是因為該工廠在該季度啟動了Fab 21三期工程的建設,產生了必要的啟動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