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與19開發國家成立稀土聯盟。(美聯社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中國宣布與19個開發中國家成立「稀土供應鏈聯盟」,此舉被認為是反擊美國建立非中供應鏈的努力
中國商務部24日指出,中國總理李強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中,正式宣布「綠色礦產國際經貿合作倡議」。他指出,「必須促進關鍵礦產的互惠合作與和平利用;推動優化產業供應鏈各環節利益分配,更好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同時審慎對待軍事等用途,防範安全風險」。
加入此倡議的19個國家包括柬埔寨、奈及利亞、緬甸、辛巴威,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
中國的聲明被視為是回應以美國為首,建立一條「獨立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的努力。美國總統川普上月20日決定強化與澳洲在稀土與關鍵礦產的合作,以因應中國全面升高稀土出口管制。川普也與日本、韓國以及馬來西亞等國在稀土開採與加工上進行合作。
北京透過對稀土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使與美國的貿易戰陷入勢均力敵的態勢。美國指稱,作為貿易休兵的一部分,中國已同意發放通用許可證,讓企業自由進口稀土。雙方仍就細節進行談判。
李強並未詳述綠色礦產倡議在實務上的具體意義。不過中共黨報《學習時報》5月一篇文章闡述了中國組織國際稀土聯盟的思維。
文章由中國生態環境部回敬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胡軍撰寫,指出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際高峰會上多次提出在鋰、石墨、稀土等綠色礦產領域進行國際合作。他寫道,「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企圖重塑全球綠色礦產資源供應鏈,以遏制中國的資源進口」。
他指出,這些西方礦產聯盟已逐步擴展至尚比亞、安哥拉等非洲國家;「隨著大國競爭加劇,中國應推進綠色礦產領域的國際合作,尤其應進一步擴大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