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油電女聲》中油發言人林珂如 不服油麻菜籽命堅定自我選擇

2025/11/15 08:24

中油發言人林珂如。(中油提供)中油發言人林珂如。(中油提供)

〔記者林菁樺/專訪〕中油第二位女發言人林珂如已接任近兩年。她接受本報專訪時回憶,當時已在嘉義「南漂」近七年,遇到前發言人屆齡退休,約在一週前被長官告知接下發言人的任務。林珂如笑說,或許是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面對挑戰總是選擇「盡力達成」,如今回頭看,也讓她對許多事更正向看待。

出生於高雄、自小於台南求學的林珂如,就讀台南女中、東吳大學。大學畢業後結婚,與先生兩人遠赴美國攻讀碩士。她說,自己沒有遵循家人安排相親的路,而是選擇了另一半,她笑談這個「選擇」,更是影響她整個人生與職涯。

在美國南加大攻讀公共行政碩士時,林珂如的長子已出生,考量照顧台灣家人,夫妻倆深造後仍決定回台。當時夫家與娘家都不在台北,缺乏後援,而她父親是較為傳統的思想,曾對她說過女性是「油麻菜籽命」,但在林珂如心中卻是種下不輕易低頭的種子,盡全力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

差點進入台電?林珂如處理中油IPP投資仍和電力有緣分

回台之後,林珂如已獲外商公司的錄取,但她最終仍選擇中油,背後的關鍵其實是兒子,她笑說,小孩在美國身體都沒問題,但一回台灣就過敏不適。為能較準時上下班照顧孩子而鎖定國營事業,當時她同時鎖定中油與台電,中油告訴她,年底有碩、博士招考,最終她也順利錄取並於1992年加入公司。

因在美國副修人力資源發展,進入中油後,恰逢中油業務蓬勃發展時期,公司也更重視人才培訓,更因主持尾牙活動被注意,調任董事長室秘書。林珂如說,那段時間讓她能夠近距離觀察領導者的視野及對外溝通應對,也奠定日後公關基礎。

之後她轉任台灣營業總處(現油品行銷事業部)加油站管理室,並赴新加坡觀摩考察國際品牌如殼牌的營運模式。隨後又歷任轉投資處、企研處,更透露在轉投資處時期,經手中油轉投資民營電廠國光電力,也算是與台電有另類緣分。中油長官也是考量她對公司業務有較全貌的了解而指定接任發言人。

「大約是一週前通知。」她說,當時因在嘉義擔任溶劑化學品事業部執行長,每周都是台北、嘉義兩地奔波,而接任發言人的初期工作緊湊,要清晨五點半起床審視輿情並適時處理回應,如今好一點點,但也是六點左右就要起床。

林珂如也拜過去相關工作歷練,從企研處處長等規劃單位到事業部執行長,從與主管機關、石油工會溝通,再與地方政府、民代、媒體接觸等,如今是總公司發言人,林珂如熟悉內外部協調並轉換順利,並沒有太大的陣痛期。

她說,發言人最重要的職責是「精準說明業務」,在面對負面報導時,如何即時傳遞正確訊息是關鍵。也以行銷角度看待媒體:「把媒體當成客戶,主動提供資訊,才能建立良好互信。」她強調,無論在何職位,都要保持團隊合作的精神。

談起最難忘的經驗,她回憶在台中與重要客戶晚宴時,收到北部媒體來電,只能請客戶先用餐、自己跑到一旁回應。深夜搭高鐵回台北後,仍坐在捷運信義安和站長椅上完成所有工作,「那天印象特別深刻。」

對於外界關心女性擔任發言人是否有差異,林珂如認為,「除了部分現場工作因體能不同,基本上男女並無差別。」但女性主管因兼具母親角色,往往更細膩、能從關懷角度出發。

至於有一個特別的「職業傷害」,她直言以前很愛看電影,現在只能改成串流追劇紓壓,「因為在電影院不能接電話!」她特別喜歡《傲慢與偏見》、《歌劇魅影》這類劇情深刻的作品。

回顧一路走來,林珂如說,父親的嚴格教育讓她學會負責與堅持,「不管在哪個職務,都要努力去解決問題。」她說,擔任發言人近兩年,雖忙碌但這份工作讓她更懂得用正面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