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她不想工作到老死!但退休後卻超級後悔

2025/10/25 16:08

許多人嚮往退休生活。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許多人嚮往退休生活。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嚮往退休生活。外媒報導,外國1名老師,因見到父親工作至終老,覺得父親這種生活「太命苦」,因此她退休後,選擇投入休閒活動,包括玩音樂和寫作等,但她71歲時卻後悔了,表示自己沒有動力,且患了嚴重的「拖延症」,並認為自己其實需要規律的生活和持續的創造成就,才能感覺滿足。

《商業內幕》報導,Nancy Jorgensen退休前是1名老師,她分享,自己見到父親一直工作到78歲離世,「我當時不明白,為何他不放慢腳步,享受晚年生活」。

Nancy Jorgensen曾想像,父親退休後應該可以好好休息,過上更舒適的晚年:打獵、照顧他的西班牙獵犬、想睡午覺就去睡。結果現實中,她的父親退休後開了1間印刷店,甚至想自己離世後有人接手繼續經營這門生意。

「他(父親)每天都去辦公室,就算他不能再開車,也會叫我媽媽送他去開工。」Nancy Jorgensen說道。

Nancy Jorgensen的父親退休10多年後,Nancy Jorgensen也從教職身分退休,她退休時發誓,要走與父親不同的路,徹底從成年人的責任中抽身,享受悠長假期,「事情的發展卻與我最初的計劃完全不同」。

Nancy Jorgensen想像退休生活,隨意練鋼琴、寫作、與所屬的音樂團體排練以及探望家人等等,退休初期,她相當喜歡這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沒有預約、鬧鐘或截止日期,「但很快,我就開始覺得時間毫無意義。」

她發現,自己開始患上嚴重的「拖延症」,例如彈幾分鐘鋼琴就停下,學不會整首曲目;寫作時,打幾段文字沒問題,但就永遠寫不完1篇文章;就算參加了音樂排練,她和隊友也完成不了1場表演。

Nancy Jorgensen說:「由於有太多空閒時間,我什麼事都沒做,感覺自己就像艘脫隊的小船,隨波逐流。」

Nancy Jorgensen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因此她重新安排自己的空間時間,制定了1個時間表、再次自律生活。退休以來,Nancy Jorgensen到近幾個月才第1次感受到了動力,像是她的1篇作品在雜誌上發表、跟朋友舉辦了場音樂聚會,演奏了自創的奏鳴曲,樂隊也完成製作了1張Demo等。

看著現在滿滿的行程,Nancy Jorgensen才明白她父親每天上班的原因。「他需要忙碌、需要與同事互動、需要從出色完成的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工作給了他規律作息,也給了他每天起床的理由。」

養老的終極智慧,在於平衡退休的自由和在生活中維持高效率的必要。Nancy Jorgensen表示,儘管她仍會繼續遵循自己的行程安排,但偶爾會出現彈性調整,「因為我仍想享受退休後的自由。」

她也發現,在養老金消失、醫療費用高昂以及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的現實下,並不是所有同齡人都能享受到退休後的自由。「現在我明白了:退休的關鍵並非永不停步地工作,而是選擇下1步值得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