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面對「退休金懸崖」驚呼:就這些嗎?他捨去升職愛「自由」付慘痛代價

2025/10/18 15:26

很多人會想:「我對升職不感興趣」或「我想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選擇自由的生活固然誘人,但從長遠來看,也需面對「退休金」多寡的現實考量。(示意圖,路透)很多人會想:「我對升職不感興趣」或「我想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選擇自由的生活固然誘人,但從長遠來看,也需面對「退休金」多寡的現實考量。(示意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生活和工作方式多樣化,很多人會想:「我對升職不感興趣」或「我想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選擇自由的生活固然誘人,但從長遠來看,也需面對「退休金」多寡的現實考量。日本一位50歲的男子拒絕升職,繼續在公司工作,同時保持「自由」。當他收到退休金簡報時,才發現他所謂的「理想工作方式」背後隱藏著令人震驚的現實。日媒報導,這就是不得不面對的「退休金懸崖」束縛壓力。

印刷公司職員小林誠(化名,50歲)自入職以來,他從未調動過工作,一直安安靜靜地從事銷售工作。即使他的同事成為部門經理,他也樂意繼續做一名普通員工。他認為,自己的時間比頭銜更重要。

小林與老闆關係良好,深受客戶信任。但他很少加班,整天享受露營和騎摩托車的樂趣。

有一天,小林收到一份定期的退休金通訊。他隨意地翻開,一個東西吸引了他的注意。「退休後預期收入:每月11萬6000日圓。(台幣2.4萬元)」,他驚呼道:「啊,就這些嗎?」

他查了一下,同儕的平均退休金大約是每月14萬到15萬日圓(台幣3萬元)。 他說:「我以為在大公司工作,應該很安心,但實際上比同齡人少了3萬到4萬日圓(台幣8千元)」。沒想到「職稱的差別竟然這麼大。」

原則上,員工的退休金是根據工作年資內的平均薪資(標準月薪)計算的。也就是說,職位越高、薪水越高,將來的退休金金額就越高。

小林自升任科長後,一直沒有升職,因此10多年來,他的年收入基本上維持在480萬日圓左右。(台幣97萬元)。

他說:「我的稅後收入大概是35萬日圓。我可以把這筆錢花在自己的愛好上,生活也還好。但想到養老金就是我的『終身工資』,我就有點害怕了。」

根據日本金融廳估算,對於65歲以上的已婚夫婦來說,光是退休金一項每月就可能出現約5萬日圓的赤字,20至30年內可能出現2000萬日圓以上的缺口。

小林目前單身,但房貸還有10年才還清。如果一直還到退休,他的生活開支將會更加緊張。 小林表示,「就算我繼續留在公司,退休年齡也是60歲。之後如果重新入職,工資也會減少30%。就算我工作到70歲,我的淨收入也只有20萬日圓左右。追求自由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將來束縛我的將是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