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週日為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辯護,稱這是根據國際法「合法」的舉措。(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路透11日報導,台灣經濟部週日表示,台灣使用的稀土材料大部分由歐洲、美國和日本供應,但中國新的限制措施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仍有待評估。
中國週四(9日)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增加了五項新內容,並對晶片用戶進行了額外的審查。在美國川普總統和習近平主席會談之前,北京加強了對稀土行業的控制。
台灣持續評估中國稀土限令對半導體影響
台灣經濟部在有關中國新規的聲明中表示,國內所需的稀土相關資料大部分由歐洲、美國和日本供應。報告稱:「持續評估中國稀土限令對半導體影響。將繼續監測原材料成本的變化以及供應鏈調整可能帶來的任何間接影響。」
台灣是全球最大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的所在地,該公司生產絕大多數先進晶片,而這些晶片是人工智慧應用的關鍵零件。
週日早些時候,中國為其限制稀土元素和設備出口進行辯護,稱其動機是擔心在「軍事衝突頻繁」的時期這些金屬的軍事用途。
美國CNBC等媒體報導,中國週日為其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辯護,稱其根據國際法「合法」舉措,反駁美國在華府宣布全面報復性關稅和出口限制後對其實施經濟脅迫的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