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正在關注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升級,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潛在影響。(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市場正在關注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升級,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潛在影響。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半導體研究總監Hui He說,北京最新政策瞄準對於AI產業最關鍵的14奈米以下先進邏輯晶片,以及256層以上的立體堆疊晶片,他點名,潛在受影響的公司不僅包括荷蘭半導體設備巨擘ASML及美商應材、科林研發、科磊等上游設備公司,還包括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記憶體廠商。
中媒財新報導,中國商務部10月9日發布的文件顯示,商務部首次明確最終用途為研發、生產14納米及以下邏輯晶片或256層及以上記憶體晶片,以及製造上述過程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和材料,或者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AI的稀土物項出口申請,將實施逐案審批。
報導稱,這是中國第一次以稀土的最終用途為標準,限制稀土在半導體產業的應用,限制形式完全「效仿」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劃下的技術出口限制紅線。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半導體研究總監Hui He解釋,稀土包含一系列化合物,概念廣泛,半導體供應鏈從上游的原材料、設備,到中間的生產製造流程都會用到一些稀土化合物。例如荷蘭半導體設備公司ASML最先進的EUV曝光機的光源系統,就需要用到至少兩種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以及先進記憶體晶片採用立體堆疊,一些稀土化合物可以在不同層間起到絕緣的作用,亦十分關鍵。
他說,今年以來中國幾次管制稀土出口,這次更加精準,瞄準的就是對於AI產業最關鍵的14奈米以下先進邏輯晶片,以及256層以上的立體堆疊晶片。他認為,潛在受影響的公司不僅包括ASML、應材、科林研發、科磊等上游設備公司,也包括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記憶體廠商。
Hui He直言,中國這次管制的方式也學習了美國,例如是否長臂管轄?例如三星的大客戶是美國公司,那是不是也可以不賣給三星?
報導提及,目前此次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受影響的ASML、ASML、應材、科林研發、科磊、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公司,尚未對稀土管制做出回應。路透10日的一篇報導稱,韓國工業部在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韓國正在評估新限制措施的細節,並將繼續與中國進行討論,以盡量減少其影響。
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後,川普宣布對中加徵100%的關稅反制,美中貿易衝突風險升級,引發市場恐慌,美股上週五大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