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也將規畫獎勵措施,鼓勵企業提供具彈性的工作制度,以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有助於青年留才。(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數據,8月份的失業率出現警訊,尤其20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已突破12%。面對外界關注的青年就業問題,勞動部長洪申漢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在最低工資連續調漲後,已讓社會新鮮人只拿最低工資的比例跌破2成,但針對年輕族群重視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勞動部也將規畫獎勵措施,鼓勵企業提供具彈性的工作制度,以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有助於青年留才。
針對上周拍板的明年度最低工資,勞動部長洪申翰以數據指出,初任人員拿最低工資的人數佔比有明顯的下降,從110年的26%降至113年的18.3%,最低工資不再是新鮮人的「起步薪」,洪申翰預期,當最低工資持續提高,這個數字還會再下降。
不過,日前主計總處公布的8月份的失業率,20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2位數、突破12%,在已嚴重少子化的台灣是嚴重警訊。洪申翰指出,勞動部在今年5月,與全國各地大學的學生會,合作舉辦勞動工作坊,他全程參與、親自主持。根據他的觀察,雖然年輕人加入工會的比例不高,但他們廣泛地從社群媒體上獲得資訊,對自身勞動權益、職場平權愈來愈重視,態度就是「我的休假的權益就應該休假」,簡而言之,年輕人對於工作與生活平衡,在意的程度也比其他年紀勞工更高。
因此,勞動部近期推動的各項措施,例如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就是希望增加職場彈性,但不僅止於有小孩的勞工,對於一般勞工,也希望能增加職場的彈性,朝向提供企業獎勵的方式,鼓勵企業提供更具彈性的工作制度,以回應年輕勞工的需求、期望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目標。
其他的政策配套方面,則至協助年輕勞工縮短尋職期,例如推出「青年尋職計畫強化版」,針對青年族群常見的打工、實習權益問題,勞動部採取了更積極的手段。為了保護相對弱勢的打工族群,勞動部已公佈去年專案檢查所有違法名單,將違法企業的招牌公佈,目的是希望藉由透明化來保障勞工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