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最低工資月薪再增910元,大約247萬名勞工受惠。(示意圖,路透)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勞動部今日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議,經過勞資政學4方委員多方折衝,最後拍板明年月新再增910元,達到2萬9500元、調幅3.18%;時薪最低工資則比照每月最低工資的調幅,由190元調整至196元。
勞動部試算,本次調升後,月薪勞工預估173.95萬人(本勞135.02萬名,移工38.93萬名)、時薪72.98萬人受惠,合計共約247萬名勞工受惠,其中本國勞工約208萬人,部長洪申翰強調,受益人數仍是本勞多於移工,並非外界預期都是移工受惠的現象。
洪申翰表示,在此次115年最低工資調漲後,勞動部後續將更強力地查察、要求雇主不能違反最低工資。特別是過去違反最低工資比例最高的前三大產業,包括政府服務業,其中85%為保全服務業、第2個是不動產業、第3個是美容美髮、計程車修配以及大樓管理員等其他服務業。上述產業的勞工,保障他們的薪資安全不被欠薪,這是最基本的法定要求。
今日的會議自上午10時召開,歷經4小時的討論得出結論,勞動部長洪申翰描述協商過程,表示主要關注的焦點,在於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反應、經濟成長果實應適度分享,以及美國關稅的衝擊。但在第一輪的討論後,勞資雙方都認同,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76%應如實反映,以維持邊際勞工的實質購買力,但對於經濟成長果實要如何共享,則是勞資雙方拉鋸的焦點。
勞方代表、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指出,原本資方提出比照疫情期間,計算GDP的4分之1,但勞方無法接受,經過多方折衝,僅認列約3分之1、漲幅3.18%,「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洪申翰強調,過去10年來,最低工資已經連續10年調漲,讓月薪由105年的2萬8元調至2萬9500元,算起來這連續10年的調漲,已經調漲了47.4%;時薪由120元調至明年196元,總調幅將達63.33%。如果把這些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成長率給扣除,最低工資的實質薪資成長率,也必然超過3成,他認為成長幅度相當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