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科上半年營業額成長11.47%,史上同期次高。(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新竹科學園區公布2025年上半年營業額為新臺幣0.82兆元,較2024年上半年0.74兆元成長11.47%,為史上同期次高,整體進出口貿易總額較2024年同期成長10.7%。竹科管理局指出,受惠於AI產業蓬勃發展,加上創新生態聚落綜效賦能,帶動竹科半導體完整供應鏈及國際合作商機持續提升。
竹科管理局表示,近年AI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催動竹科出口及投資雙引擎發展,2025年上半年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1.47%,增長至0.82兆元,其中,園區廠商因應先進製程擴產需求及供應鏈多元化趨勢,積極進口高階機台設備、關鍵材料及零組件等,進而推高園區進口額,2025年上半年進口額大幅成長44.94%,為0.99兆元。
竹科六大產業營收占比,竹科在精密機械、積體電路及光電產業等三大產業營業額呈現雙位數成長,其中精密機械產業成長最高,成長率為28.95%,積體電路產業成長次之,成長率為21.69%,第三為光電產業,成長率為12.88%;通訊產業成長率為1.07%;生物技術產業、電腦及周邊產業營業額衰退分別為3.38%及43.49%。
竹科管理局進一步分析,精密機械產業營業額303.06億元,主要受惠於AI應用需求及全球半導體相關產業熱絡,帶動精密機械設備需求增加及自動化系統成長,營業額成長28.95%;積體電路產業因AI應用及高效能運算晶片龐大需求,展現亮眼成績,營業額成長21.69%;光電產業係在廠商具備垂直整合的優勢及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受惠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面板拉貨效應,營業額成長12.88%;通訊產業係因光收發模組(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及主動光纜(AOC)成功打進美國雲端企業的供應鏈,營業額成長1.07%。
生物技術產業則因訂單需求放緩等,營業額小幅衰退3.38%;電腦及周邊產業因部分園區大廠基於全球營運策略的考量,將部分業務調整至其他區域(如園區內總公司改設立分公司等),營業額衰退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