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日銀大砍應屆畢業生職缺、只剩20% ! 日媒曝 : 3巨頭現在最愛「這類人才」

2025/09/24 15:19

在日本,往年在銀行工作被視為人生大贏家,但現今銀行招聘應屆畢業生名額只剩20%。(擷取自社群平台)在日本,往年在銀行工作被視為人生大贏家,但現今銀行招聘應屆畢業生名額只剩20%。(擷取自社群平台)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2010年代,在日本大型銀行工作,被視為是「人生贏家」,但現今日本大型銀行在校園招募應屆畢業生,卻出現重大變化。日媒指出,日本3大銀行(三菱UFJ與三井住友和瑞穗銀行)在過去10年所招募的文科畢業生人數已驟降到5分之1,反倒是尋求擁有「理科背景、專業技能和海外工作能力」的顧問型人才。

據報導,由於3大銀行尋求人海戰術以擴張業績的模式已經改變,這使得MARCH(明治大學、青山學院、立教大學、中央大學和法政大學)等私立大學畢業生的成功之路正迅速變窄,銀行家的形象正被徹底改寫。

數據顯示,這3大銀行在2015年各自招聘人數為1550/1837/1365人,到了2024-2025年已縮減至約356/508/500人。但以合併報表的總員工人數觀察,並未同步下降。其中,三菱UFJ與三井住友的員工數,反較10年前增加4成以上,顯示「中途人才與海外併購」補位,取代過去從私立大學鋪天蓋地徵才的人海戰術,十分耐人尋味。

專家指出,日本三大銀行過去徵才模式很簡單,在畢業季之前,前往私立大學大量吸納文組畢業生,投入分行前線拚投信、外匯、房貸等業績,靠「跑量」換「升遷」。但如今這套公式迅速退場,職缺位置讓給理工背景、資料分析、法遵(反洗錢/制裁)、以及具海外協作能力的專才。

日媒指出,過去20年,日本3大銀行的行長「僅」出自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一橋大學、早稻田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等五校。但對於MARCH這些私立大學畢業生來說,大型銀行就是一個寶貴的平台,那些學歷較低的人可以透過努力工作來晉升至銀行高層,甚至還有年薪超過千萬日圓。

但現今,隨著大銀行平台關閉平台,過往大量招募的「士兵推銷員」的榮景也成過去。以立教大學為例,2024年畢業生進入銀行的排名降至第9至第15位,就業人數減少了約3分之1。慶應義塾大學的入學人數也大約減少了一半,東京大學的入學人數更是大幅下降。

至於那五所菁英大學的人才,雖然仍被3大銀行錄用,但同時也有許多畢業生將就業目標轉向顧問公司、綜合商社、政府機構和科技公司。

日本指出,日本銀行大幅縮減私立大學應屆畢業生職缺,主要是3個關鍵,包括監管更嚴格,金融當局強調「客戶本位」,以往靠話術衝業績導致交易風險與爭議成本上升,讓銀行不再需要大批「衝業績部隊」。

加上數位化+關店潮來臨,在手機銀行全面普及下,臨櫃需求驟減,分行也加速縮減分行據點,其中又以瑞穗本、分行據點縮水幅度最大,自然不需要每年大規模到校園招聘。

此外,商業模式升級,海外擴張與併購帶來跨境合規、洗錢防制、營運風險管理等職能缺口;同時系統自研、資料科學、行銷自動化與高淨值/企業顧問(資產配置、M&A、傳承、ESG)需求升溫,導致3大銀行轉向整合會計、稅務、法律、專案管理與英文合約的「顧問型人才」。

專家指出,3大銀行不再是普通私立大學畢業生能出人頭地的地方,過去「先進分行、苦拚業績、再往上爬」的逆襲路縮窄,名額已被頂尖學校與具專業證照、理工/數據技能的人才分食。反而能把數據、法遵、科技與金融顧問整合起來的少數精兵,就成了3大銀行所需的珍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