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文化不斷改變,每個人都需要因應環境調整。上班族示意圖。(彭博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曾叱吒職場的日企銷售主管年薪達1500萬日圓(約新台幣306萬元),卻在60歲前被迫「靜悄悄退場」。59歲的A男(化名)過去在職場,以高壓手腕與實力至上的信念掌握銷售部門,然而,當企業文化轉向時,A男昔日的「威嚇式領導」成了時代的累贅,從被調職到黯然離職,最後只能整日在家遊手好閒。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59歲A男(化名),曾是日本1間大型企業的銷售部門主管,年收入高達1500萬日圓,即使到了退休年限,仍維持每年1000萬日圓的高薪。妻子為家庭主婦,長子赴海外工作,女兒也已婚,看似擁有令人稱羨的事業與家庭。
但A男時常在開會時,若下屬提出保守的業績目標,他會拍桌怒斥:「這樣的目標要怎麼吃飯養家?」甚至有1次,因員工在客戶面前找藉口,他在回程的車內連續責罵對方1小時,展現出嚴苛的領導風格。
A男認為,「指導就是愛」,在他所屬的部門聚餐上,他會對其他員工開玩笑說:「業績做不出來的人,為什麼還在這裡?」1句話立刻讓現場氣氛瞬間凝結。
但現今時代變了,公司開始將威嚇式領導視為問題。雖然A男的態度表面上有所改變,但下屬問他問題時,他仍會說「你真的有在思考嗎?」,甚至對年輕員工提出的想法也置之不理,維持這種傲慢的態度。
59歲的A男認為自己會做到65歲退休,結果即將60歲前夕,他收到一份「調職通知」,從銷售部門調到一個與銷售完全無關的職位,而這份通知不管是誰都看的出來是「降職」。
日媒指出,他在年輕員工和女性員工中的名聲相當差,甚至被形容為「絕對不會想留下的上司」。他的管理哲學早已在公司中顯得格格不入。當公司進入「續聘制度」的轉換時刻,這些多年累積的負面聲譽最終成為現實,回到他身上。但就算被調職了,他仍看不起能力比他能力差的同事,為何可以留在原來的職位上。
最終,A男心想「與其被調到那種部門」,索性拒絕公司的續聘安排,決定離開。雖然他擁有3000萬日圓(約新台幣613萬元)的退休金和1000多萬日圓(約新台幣204萬元)的存款,暫時不用擔心經濟問題,但他退休後,無精力去找工作,且每當出門看到同齡人匆匆忙忙去上班時,心裡就會感到一陣空虛。
此後,A男白天在家,總是開著電視,打開冰箱,漫無目的地四處閒逛,而他的妻子為了躲避他,開始上更多的課,也花更多時間在外面。
但A男仍認為,「都是我的錯嗎?這也太過分了吧」。報導指出,A男的情況絕非個案,在當今的社會中,不僅要取得成果,還要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培養年輕人。
事實上,令人生畏、具有破壞性的人被視為一種「負面能力」。報導表示,A男始終沒有改變「能創造業績的人才是最厲害」的想法,未能意識到這種信念在時代變遷下已顯得偏頗,因此他陷入孤立,並導致他在60歲時「悄然退場」。
隨著時代變遷,職場所需的領導者類型也在不斷變化。對5、60歲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技能,是善於利用他人並建立靈活的人際關係。缺乏這種能力的人,即使經驗豐富,最終也可能淪為「只能在家中徘徊的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