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不花錢真的是好事嗎?「積蓄過多」的老年人恐會失去3種幸福

2025/09/17 14:44

日媒指出,不花錢的生活,累積過多的積蓄,恐讓老年人會失去3種幸福。(路透)日媒指出,不花錢的生活,累積過多的積蓄,恐讓老年人會失去3種幸福。(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面臨高齡化社會,許多長者一輩子省吃儉用,累積了龐大的財富,卻在晚年發現,這些錢不但沒有帶來幸福,反而成為家庭紛爭、親情疏離,甚至個人空虛感的根源。日媒指出,積蓄過多的老年人,恐會失去「3種幸福」。

日媒指出,在日本常見的案例,包括遺產分配、過度節儉以及心靈空虛。

案例一,遺產支配分歧,導致家庭成員關係決裂。

日本一對夫妻節儉持家,在65歲時已累積約9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847萬元)資產,而年金收入也足以安享晚年,2名兒子也各自成家,家庭關係原本融洽。但在這對夫妻過世後,龐大遺產卻引爆爭端,其中長子主張自己「付出較多」應分更多遺產,引發次子強烈不滿,甚至牽連到配偶。

結果這對兄弟關係決裂,長子在繼承大筆財產後揮霍無度,最終婚姻破裂。專家感嘆,若沒有這筆龐大遺產,或許兄弟依然親密。

案例二,高額存款卻換來冷清家門

一對夫婦節省過日,累積資產約達5000萬日圓(約新台幣1026萬元),3名子女皆已獨立,但鮮少來探訪,主要原因在於老宅年久失修、衛生環境惡劣,加上廚房油漬、浴室長滿黴菌,屋內也堆滿舊物,子女們擔心帶孫子們來這樣的環境裡會生病。

雖然這對夫妻有足夠的金錢可翻修房屋,但卻選擇繼續省錢,結果失去了與子女天倫共聚的機會。

案例三,拒絕消費所存的資產換來空虛人生

一位男性在年輕時透過理財累積超過1億日圓(約新台幣2052萬元)的金融資產,但他不結婚、不生子,也拒絕消費,沒有車子、不外食、不旅行,甚至認為「花錢是愚蠢的」,但進入老年生活後,卻開始感到強烈的孤獨與空虛。

他認為,「我有錢,但我的人生到底算什麼」。專家提醒,錢能保障安全,卻無法彌補缺乏體驗的人生。

日本專家指出,「錢是手段,不是目的」。錢應是充實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犧牲幸福的目的,過度守財不一定等於安全,反而可能錯失享受人生與維繫人際關係的機會。建議退休人士還是要適度支出,打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才是讓退休享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