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規劃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與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談論後事,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示意圖。(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遺產規劃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與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談論後事,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但也有不少案例表明,不少人因為在生前疏忽了相關措施,導致讓家族關係產生劇烈動盪。現年82歲的日本老翁齊藤信一(化名)名下持有多棟大樓、收益型不動產與金融資產,總額接近6億日圓(約1.251億元新台幣),但他卻在生前就立下具法律效力的遺囑,明文寫下「長子不得繼承任何遺產」,所有財產都將由次子一人繼承,這讓家中的氛圍完全變了調。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案例,信一的長子昭一(化名,58歲)即將自公務員職務屆齡退休。自大學畢業以來,他一路穩健服務於政府部門,並在鄉下成家立業,長年離開老家。
另一方面,被賦予繼承全權的次子洋介(化名,54歲),則在東京經營餐飲業,並經常回老家探望父母。他還曾陪伴父親就醫,甚至協助處理部分房產的管理工作。
昭一說,一直覺得繼承家業的當然是弟弟,父親也表達過同樣的想法,所以遺囑的內容並不讓他感到意外,但也坦言:「突然被告知『遺產為零』,心裡確實很不是滋味。」
不過根據日本法律,雖然信一在其公證遺囑中明確記載「長子不得繼承任何財產」,但長子昭一仍享有「特留分」的權利,因此昭一行使了這項權利,透過家庭法院提出相關請求。他說:「如果父親偏袒弟弟到這種程度,卻什麼都不說明,我真的很難接受。」
歷時數個月的調解後,最終由洋介以現金補償昭一的特留分來解決爭端。但自此之後,兄弟之間再無任何往來。
但為何信一要將所有財產留給次子洋介,而不是長子昭一?一名親戚稱,主要是昭一都沒有幫忙過老爸的事業,洋介才是真的幫上忙的人。
報導提到,在立遺囑時,若能事先與家人談妥並解釋原因,便能減少後續爭議。因為無論金額大小,遺產往往成為家族關係的「最終考驗」,繼承不僅是財產分配的問題,更是如何替「家族關係」劃下句點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