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現貨黃金在本週二,一舉突破了1980年1月通貨膨脹調整後的歷史高點。(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國際金價再度刷新紀錄,在週二(9日)一舉突破3650美元/盎司。對此,據報導,本輪的黃金漲勢標誌著一個特殊里程碑,金價首次超越1980年1月通貨膨脹調整後的高點,徹底跑贏長達45年的通貨膨脹,真正締造「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指出,沉寂了45年的紀錄終被打破,而這樣的突破往往意味市場正釋放深層信號。「全球對現有貨幣體系的信心正在動搖」。
事實上,黃金歷來在市場承壓時升值。當貨幣購買力下降時,黃金也被視為對沖通脹的工具。由於川普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關稅可能導致全球物價上漲,因而出現通貨膨脹,這是目前市場最關心的問題。
回顧1980年,美元與黃金脫鉤、通脹高漲、紙資產信用崩塌,黃金當年曾飆破850美元。如今的金價暴漲,雖然驅動因素不同,但背景同樣是金融與政治風險累積。
現今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包括:美國債務與赤字擴張、聯準會公信力受質疑、地緣局勢惡化,以及各國央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大規模增持黃金,這些結構性需求,提供了1980年所沒有的強力支撐。
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之所以爭相湧入黃金,不是因為突然熱愛這種閃亮金屬,而是對傳統錨定資產如美元、美債的信任正在流失,加上聯準會本月可能的降息,更降低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
根據高盛最新報告,黃金已成為當前市場最受歡迎的多頭交易,看多與看空比例接近8比1,市場信心達到「史上最強」,無論是多頭或空頭陣營,都將黃金視為避險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