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不可退款陷阱」正吞噬旅人荷包!專家親授2招自保

2025/09/09 12:27

在最近幾年去旅遊的人可能會發現,航空公司、飯店與訂房平台正不斷收緊退款規定,有越來越多的商品顯示為「不可退款」。示意圖。(資料照)在最近幾年去旅遊的人可能會發現,航空公司、飯店與訂房平台正不斷收緊退款規定,有越來越多的商品顯示為「不可退款」。示意圖。(資料照)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最近幾年去旅遊的人可能會發現,航空公司、飯店與訂房平台正不斷收緊退款規定,有越來越多的商品顯示為「不可退款」,目前沒有人知道旅遊業中「不可退款」的確切比例,因為旅行公司不會公開這些數據,但根據旅遊保險平台在2025年的理賠案例年增18%,就可看出這情況已相當明顯。對此,專家也分享了2招供消費者自保,首先就是避免選擇不可退款方案,再來則是購買旅遊保險。

《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美國一名63歲退休護理師安德森(Christina Anderson)透過線上旅行社Priceline合作的旅遊網站,預訂位於冰島雷克雅維克的飯店,卻沒注意到所有房型都是「不可退款」。偏偏她的班機因為天候因素被取消,她無奈表示:「現在我因為一趟沒成行的旅行損失了1000多美元,我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安德森並非個案,精品旅行社JayWay Travel的行銷總監內維爾(Charlie Neville)表示:「2025年正逐步變成一個『零退款、零例外』的年份。」目前沒有人知道旅遊業中「不可退款」的確切比例,因為旅行公司不會公開這些數據。但從跡象來看,情況已相當明顯。

旅遊保險平台 Squaremouth 報告指出,2025年已支付的理賠案件比 2024 年增加 18%,平均每案總賠償金額暴增 37%,達到 2609 美元。其中超過 40% 的案件涉及像安德森這樣「取消或縮短行程」的情況。

內維爾指出,他觀察到許多精品或家庭經營的飯店,比以往更早訂滿,且要求全額預付,並實施嚴格的取消政策,一些非營利組織的消費者申訴部門也證實,越來越多的旅遊產品確實在旅遊旺季前夕不可退款。

為什麼旅遊越來越「不可退款」?背後事實相當複雜,因為新的 AI 技術讓旅遊公司能即時調整價格與退款條件,偏偏許多人為了省錢而選擇不可退款方案,隨著越多人選擇這類產品,業者也提供越多不可退款方案。

其次,不可退款方案可降低業者的營運風險,並穩定收入來源。最後一點在於,對消費者來說,選擇「不可退款方案」可能只是省一點錢,但對業者而言,卻是穩賺不賠,因為一旦旅客取消,錢全歸業者。

專家也分享消費者自保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避免選擇不可退款方案」,包含機票、房間或租車都是,因為那些折扣其實並不多,可能大概只能省下10%,但之後承擔的風險卻高很多,另一個解方是「購買旅遊保險」,許多旅遊保險計畫能在一定情況下補償這些不可退款支出,尤其是附帶「任意理由取消」的條款。雖然購買旅遊保險必須多花錢,會增加旅遊費用,但即便如此,旅遊保險仍是解決「不可退款」問題的最佳方式,像是安德森如果有買保險的話,她在冰島的損失很可能就能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