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資金吃緊因素很多,不外乎房價大漲墊高房貸需求,以及建商高價搶地。(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晚10年買房,每戶房貸多揹300萬元。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發布,第二季全國新增房貸金額超過1千萬元,對比10年前同期,第二季買房的民眾要多揹300萬元房貸,再加上新青安申貸數爆量,以及前幾年房市熱絡,導致銀行資金加速流進房地產。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二季全國新增房貸件數為3.8萬件,單件平均房貸金額約1018萬元,進一步觀察去年同期,新增房貸件數高達6.5萬件、單件平均房貸金額約1016萬元,房產業者指出,可看出信用管制、總量管制之前,房市買氣相當熱絡,吸引更多資金往房地產集中。
再觀察2016年同期,單價平均房貸金額約708萬元,對比今年第二季,晚10年買房要多負擔300萬元的房貸金額。
過去20年鮮少出現房貸吃緊情形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二十年鮮少聽聞銀行房貸資金如此吃緊,頂多是個別銀行因為放款太多而踩煞車,反觀這次因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再加上房貸總量管制等政策齊出,促使房貸資金供不應求,銀行更直接拉高利率、手續費等。
他指出,房貸資金吃緊的因素很多,主因還是房價大漲後,每戶新增房貸的金額需求大增,再加上目前房貸主流是寬限期再加上30年期房貸,整體房貸資金回收速度變慢,以及前幾年房市大多頭時,建商高價搶地、民眾排隊買房,且已進入大量交屋潮,但卻碰上央行兩度調高存準回收市場資金,以及銀行自主管理房貸策略等,就造成目前房貸資金吃緊的現況。
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國人已經太習慣低利的資金寬鬆環境,但曾敬德認為,央行連續升息後也明確指出資金面趨於緊縮,這一次經驗更會讓購屋民眾明白,房貸環境是會改變跟趨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