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核電廠受水母影響而被迫停運。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彭博》專欄作家菲克林(David Fickling)發布評論文章指出,當氣溫飆升時,不僅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人類賴以保持涼爽的電力系統也面臨同樣問題,水母及熱浪已成為電網新殺手,特別是最近法國核電廠因水母大軍塞滿冷卻系統,暫時停止運作。對此,台灣網友笑稱,「法國水母比台灣松鼠兇」、「被海蜇皮攻陷的核電廠」、「做成海蜇皮爽吃」。
菲克林指出,北歐水溫異常升高導致大量水母滋生,使得法國電力公司本週關閉了兩座核電廠,因為這些水母大軍堵塞了部分冷卻系統。由於隆河(Rhône)及加隆河(Garonne)水溫過高,造成核電廠反應爐可能不得不暫停運作。
在伊拉克,由於數百萬什葉派朝聖者湧入卡爾巴拉(Karbala)參加阿爾巴因節(Arba’in festival),該國大部分地區週一電力供應中斷,氣溫飆升至攝氏40度以上,造成電網對風扇和空調的需求激增。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備援電力設備也陷入困境:隨著高溫升至32度以上,8月5日辛辛那提網球公開賽停電, 比賽暫停 ,原因是現場發電機顯然過熱。
菲克林稱,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離子電池在熱浪期間往往比發電機和風能更具彈性,其主導地位不斷上升,可望提供一些喘息的機會,這可能仍然不夠。我們的大部分工業文明都是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釋放的能源財富建立起來的,依賴於溫和的氣候,而他們的碳排放正在造成混亂。在我們轉向更清潔的發電方式後,化石技術造成的損害將伴隨我們很長時間。
對於水母成為核電新敵人,特別引起台灣網友關注,鄉民在PTT留言笑稱,「法國水母比台灣松鼠兇」、「被海蜇皮攻陷的核電廠」、「做成海蜇皮爽吃」、「好想吃海蜇皮」;有人還問:「法國人不吃海蜇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