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表示,國內7月機械出口持續成長。(資料照)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表示,國內7月機械出口持續成長,且自今年2月起已連續6個月呈現正成長,以美元計算較去年同期成長13.4%,但若以新台幣計算,年增幅度縮水至1.8%,顯示今年新台幣升值已造成出口實質成長顯著減少,企業實質收入也有所降低。
公會統計,7月機械出口27.9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4.64億美元成長13.4%,以新台幣計算為815.29億元、年增1.8%;今年前7個月的機械出口值累計為177.1億美元、年增6.5%,改以新台幣計價則為5581.69 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5.1%。
公會觀察,台灣今年前7個月的機械出口值前3 大產品,分別為檢量測設備30.88億美元,占比17.4%,比去年同期成長12.5%;電子設備29.09億美元,占比 16.4%,較去年同期成長 3.8%、工具機11.74 億美元,占比 6.6%,較去年同期減少 6.3%。
關於今年1月至7月台灣前3大機械出口國,分別為美國47.16 億美元,占比 26.6%;中國40.71億美元,占比 23%;日本13.86億美元;占比 7.8%;公會觀察:美中為台灣機械出口的前兩大市場,今年前7個月對中機械出口小幅增長 3.8%,出口金額為40.7億美元;對美出口則增加16.1%,出口金額為47.2億美元。
公會表示,受美國暫緩對等關稅實施90天影響,企業提早出貨因應,台灣企業5月對美國出口的機械設備金額成長19%,6 月出口成長更高達23.6%,7月出口則成長14.8%。本月7日起,美國陸續對世界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台關稅稅率為20%,相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15%的稅率,美國對台關稅20%將使機械產業受到嚴重衝擊。
公會強調,台灣並未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以往機械商品銷往美國平均稅率約為5%,而日韓等國機械產品多為零稅率,對等關稅實施後,台灣銷往美國機械產品較日韓等國關稅疊加後實質上將增加約10%,若再加上新台幣升值影響,與日韓等國實質上競爭將產生約 20%的價格落差,將嚴重影響台灣機械出口的國際競爭力。
公會認為,匯率影響程度相較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其影響範圍更為廣大,是機械產業對外出口競爭力的關鍵,自2021年起至今年7月31日的匯率變化,新台幣匯率僅貶值4.6%,日幣貶值幅度卻高達46.2%,韓元也貶值達 28.0%,以往台灣設備售價較日本低2至3成的價差完全消失,對工具機出口影響更為明顯,是造成出口訂單大幅減少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台灣對等關稅較日韓等競爭對手國為高的情形下,新台幣匯率是台灣機械出口競爭力的關鍵,公會呼籲政府宜採取相關措施,以妥善維持機械、工具機產業的出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