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10大「買不起房」城市出爐!香港超越雪梨、加州排第1。(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世界各地房產飆漲,帶動房價高不可攀,根據查普曼大學人口統計與政策中心今年5月的1項研究顯示,全球「最難負擔房價」前10名城市,以地狹人稠香港高居第1,其房價中位數是當地工人收入中位數的14.4倍。
全球前10大最「難以負擔」的房地產市場,依序為香港(14.4倍)、雪梨(13.8倍)、加州聖荷西(12.1倍)、加拿大溫哥華(11.8倍)、洛杉磯(11.2倍)、澳洲阿德萊德(10.9倍)、檀香山(10.8倍)、舊金山(10倍)、澳洲墨爾本(9.7倍)、加州聖地牙哥(9.5倍)。
CNBC報導,研究發現,在所分析的市場中,有12個被歸類為“難以負擔”,沒有1個市場被認為是“可負擔”。「難以負擔」的房屋市場的房價收入比為9倍或更高,而「可負擔」的市場是指房價中位數不超過該地區年收入中位數3倍的市場。
查普曼大學人口與政策中心主任喬爾·科特金在研究中表示,這些高價格主要是限制邊緣地區增長的政策的產物,而這也是城市發展的通常方式。
例如,加州正在努力保護更多的自然土地,同時推動高密度住房的發展,例如公寓大樓和小型住宅和後院小屋等附屬住宅單元。
然而,查普曼報告的作者溫德爾·考克斯表示,增加住房密度不一定能解決經濟適用房危機,因為新建的住房通常面積小且價格昂貴,很少能滿足許多中等收入購房者的需求或偏好。
公共政策前沿中心主席戴維·萊斯在報告中表示,經濟適用房的惡化「是當前影響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生活成本危機的主要原因」。
在美國,許多購屋者的預算遠低於目前房價,迫使他們長期租房。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註冊理財規劃師瑪麗安·古恰迪(MaryAnne Gucciardi)今年1月在接受CNBC Make It節目採訪時表示,這使得他們幾乎沒有可自由支配的儲蓄空間,從而更加難以攢下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