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談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的計畫架構與願景。(記者吳欣恬攝)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行政院今召開「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預定討論「AI新十大建設」方案。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會中在委員的建議下,「百萬AI人才與千億創投資金」改成「千萬」AI人才,從擁有AI技術的人才,擴大至懂得使用AI的人才,未來還將規劃AI能力認證的檢定。
AI新十大建設包括「AI軟體產業登峰」、「百工百業智慧應用」、「處處是AI的智慧生活圈」、「矽光子技術全球領先」、「量子能力全球登頂」、「全球AI機器人供應鏈樞紐」、「主權AI與算力建設」、「智慧政府與資料治理」、「百萬AI人才與千億創投資金」、「區域AI均衡發展」。
劉鏡清說,會中委員對於「AI新十大建設」都表示支持,認為現在談AI沒人會反對,大家都認為AI是台灣的未來。
他談到,在推動「矽光子技術全球領先」上,有委員提到矽光子相關公司股價的確都往上走,但營收好像還沒那麼大。劉鏡清表示,如果矽光子現在營收夠大,就不是國家要打造的未來產業;而現在看到這些公司股價往上走,也代表市場在反應它的未來性。
另外,有委員認為,透過創業可以帶動AI發展,需要政府多鼓勵,並多建生態系統去協助。對此,劉鏡清指出,目前國發會參考日本京都大學出資成立創新資本(iCAP)公司,協助京都大學的學研成果商業化的案例,正進行一個實驗性的生態系,已近尾聲;如果順利的話,未來推廣至其他大學,可以形成台灣的產學生態系統,進而成為台灣技術來源。此外,國發基金也和臺大聯手將成立臺灣第一個校友VC創投基金,希望將來能產生另一種生態系。
「百萬AI人才與千億創投資金」則在委員們的建議下改成「千萬」AI人才。劉鏡清說明,在既有的「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分為質和量雙方面的提升,質的部分希望向下紮根,以學校為主,包括學校跟學校外,校外是以畢業生的轉業為主,都是比較年輕的。
但委員提出,一種是會用AI的人未來會比較容易有成就,另一種則是真正懂AI的技術人才,兩種都存在;加上目前在企業的中間幹部多為40歲以上,大部分都沒碰過AI,但又是決策者,政府也應著眼於如何幫助這群人也學會AI。因此建議將AI人才的定義擴大到會使用AI、懂得用AI提升效率和績效的人,也都納進來。
劉鏡清說,ChatGPT在台灣目前有約800萬人在用,因此他認為,會用AI的人要達到千萬不是問題,但因為今天上午才開完顧問會議,後續需要做修改,才能提出新的時程和計畫。他提到,也有委員建議做AI能力認證的檢定,但也還需要花時間去定義檢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