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這職業」不用怕失業!專家曝「此優勢」永遠不會被AI取代

2025/07/18 12:33

專家表示,AI聊天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人際交往,因那根本不是它擅長的。(路透)專家表示,AI聊天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人際交往,因那根本不是它擅長的。(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AI(人工智慧)運用普及,越來越多人擔憂工作被取代,不過,心理治療師則不用怕會失業,因為AI不能成為你的治療師,專家表示,AI聊天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人際交往,因那根本不是它擅長的,它無法將你介紹給新朋友或重要的人,也無法在你需要擁抱的時候給你1個擁抱,尤其當你需要藥物治療時,它無法給你正確有效的建議。

CNBC報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Character.ai、Nomi和Replika等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來尋求友誼和心理健康支援,尤其是青少年。

根據非營利媒體和科技評級機構Common Sense Media最新報告,72%的13至17歲青少年至少使用過1次人工智慧伴侶。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人工智慧進行對話和社交活動(18%)、情緒或心理健康支持(12%)以及將人工智慧視為朋友或摯友(9%)。

人工智慧可以是1種強大的工具,但它無法取代真正的人際互動,無論是個人互動,還是職業互動,治療師、心理學家和研究員賴特(Vaile Wright)表示,「它(AI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人際交往」,因「那根本不是它擅長的」。

賴特進一步指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並不是為了提供令人滿意的長期互動而設計的。

堪薩斯大學心理學教授吉拉斯(Omri Gillath )今年5月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 「人工智慧無法將你介紹給他們的人脈網絡。」它無法將你介紹給新朋友或重要的人,也無法在你需要擁抱的時候給你1個擁抱。

相反,聊天機器人「是為了讓你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平台上而設計的,因為這就是他們賺錢的方式,」賴特在談到開發這些機器人的公司時說道。他們「在後端透過編寫程式碼讓這些聊天機器人變得讓人上癮」來實現這一點。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報道,治療和陪伴是人們選擇生成式人工智慧和聊天機器人的主要原因。但專家警告稱,人工智慧不能也不應該成為你的治療師。

賴特說,「這些機器人基本上會告訴人們他們想聽到的話」,所以,如果你在某個特定時刻陷入困境,並輸入了潛在的有害或不健康的行為和想法,這些聊天機器人就是為了強化這些有害的想法和行為而生的。

因為,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知道一些合法藥物會讓人感覺更好,它會讓你興奮,如果有人說我情緒低落、抑鬱,這可能是它給出的建議。但它不明白,你不會給那些正在戒除非法藥物的人提供這樣的建議。

當我們談論將這些用於治療時,了解和理解之間的差異「實際上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