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口普查局7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降至7.1%,創2001年以來最低,在半導體助攻下,台灣占比升至約6%,兩國差距不到1.2個百分點。(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法廣》報導,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7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降至7.1%,創2001年以來最低。《彭博》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已使美國進口來源由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其中最大受益者是台灣和越南,兩國目前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與中國各相差不到1.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降至7.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個百分點。在川普重返白宮並於今年2月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新關稅之前,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占的比重在2024年9月曾達到14.8%。
《彭博》指出,美國調整進口來源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國位於亞洲的鄰國,今年5月台灣和越南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分別達6%左右,2023年各為3%。
台灣目前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與中國相差不到1.2個百分點,而台灣所占比重上升,部分歸功於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對半導體需求的飆升,台灣在這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越南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不斷增加,得益於來自中國的轉運,以及使用中國零組件在越南本土生產的商品,向美國出口大幅成長所致。不過,川普7月2日在自家社群媒體「真相社群」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將對經由越南轉運的商品徵收40%關稅。
緊跟在台灣和越南之後的是泰國和印尼,今年5月在美國進口中所占比重分別達2%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