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國恐佔據全球晶片產量30% ! 外媒曝 : 超越台灣的「時間表」

2025/07/01 09:35

外媒指出,到2030年,中國將佔據全球晶片產量的近3分之1,超越台灣。(路透)外媒指出,到2030年,中國將佔據全球晶片產量的近3分之1,超越台灣。(路透)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來,北京投入了大量公共和私人資源用於國內晶片生產,其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成為全球晶片供應商。外媒《Tomshardware》指出,儘管美國採取限制措施,但到了2030年,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中心,佔據全球30%的裝置容量,超過台灣。

市場研究與技術顧問公司Yole Group指出,目前台灣的產能最高、為23%,緊隨其後的是中國21%、南韓19%、日本13%、美國10%和歐洲8%。

據報導,2024年中國晶圓廠每月加工晶圓885萬片、年增率約15%;到2025年,這一產量將增加至每月1010萬片,其擴張的原因是中國透過建造18座新晶圓廠,實現了這一目標;例如,華虹半導體在無錫開設了12吋工廠,並於2025年第一季開始量產。

專家指出,儘管晶片產能成長強勁,但中國仍面臨重大問題,其晶片製造商面臨技術壁壘。美國實施的出口管制限制了中國獲得最先進的光刻設備和EDA軟體的機會。

為了彌補這一差距,中國政府已啟動多項重大舉措,以開發自主研發的工具和軟體解決方案。這些努力對於縮小尖端製程節點的差距至關重要,即使在產量持續成長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分析師指出,目前中國正在成為成熟節點產量的領導者,而汽車產業對此領域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