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財長許嘉棟。(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並給予90天緩降期,將於7月9日屆滿,彭博點名台灣等4國已幾乎完成協議時,台幣匯率近日升值,一度升到28元,外界關注台美談判與匯率,前央行副總裁、前財政部長許嘉棟表示,民眾的預期心理、金融帳才是決定新台幣匯率關鍵。
中研院今舉行首屆中研學術大會,經濟所舉行劉大中教授暨蔣碩傑教授紀念研討會,其中討論關稅戰對台灣及全球經濟的衝擊,中研院副院長彭信坤指出,美國聯邦債務已占該國GDP的120%,每季的利息支出高達一兆美元,在經濟壓力下,川普透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開徵對等關稅,但關稅公式本身有問題,如假設出口值不變,但從過去經濟關稅戰的案例如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廣場協議等來說,這類關稅壁壘最後都是失敗收場,如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實施期間就讓進口僅少7成,最後導致美國大蕭條。
彭信坤指出,美國現已為台灣出口貿易第二大市場國,占比持續增加,目前半導體等產品依照WTO的資訊科技協定輸美都是0關稅,因應台美關稅變局,在談判可能即將完成之際,他建議我國除積極爭取部分產品豁免,爭取台美自由貿易架構,也應投資美國、在地化生產避開關稅障礙,持續打造韌性供應鏈,降低對美依賴,強化歐洲、中東、印度等市場需求,並提升產業競爭力,讓產品降低關稅制約,如台積電領先業界的2奈米晶圓良率高達9成,領先全球同業。
彭信坤進一步建議,我國也應有彈性應變能力,包含建立產業風險應變機制,還有分散外匯儲備結構,增加歐元、日圓等主流貨幣配置以規避美元配置主流風險,但也坦言在關稅變局下,各國都面臨艱鉅的挑戰,原因在於美國對外協議可隨時被改變,威脅也無法確實執行。
對於外界關切的匯率,許嘉棟指出美國和各國關稅談判過程中,多少都會談到匯率,而台灣如中國、韓國等都是浮動匯率,會由國家央行參與匯率決定,或許央行會透過行政干預緩和新台幣升值壓力,最終還是要看民眾的預期心理,金額是貿易帳19倍的金融帳更是關鍵,金融帳的進出會決定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