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搶北美商機!華邦電前進德州 新唐擬赴加拿大設研發據點

2025/05/27 21:06

記憶體廠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左)。(記者洪友芳攝)記憶體廠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左)。(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記憶體廠華邦電(2344)董事長焦佑鈞今指出,全球化走向在地化,未來的硬體的必然要配合軟體的能力,軟體的服務應基本上沒有關稅的問題,華邦電已在美國德州設立一個辦公室,未來將會再擴充,子公司新唐(4919)擬評估在加拿大設立研發據點,以掌握AI與美國重返製造的相關商機。

他說明,有別於美國限制移民,加拿大提供誘因開放移民,目前加拿大人移民美國變得較困難,科技人才較會留在加拿大,加上有政府的協助,人才穩定與薪資水準應該較美國具優勢,

焦佑鈞指出,新唐的產品需要較多的軟體,設立研發中心會AI相關的開發微控制器(MCU)切入,過去新唐做MCU的重心在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大概佔MCU營業額的八成,過去五年已開始將比重下降,未來希望繼續下降,在全世界的銷售變得較平衡。

對於川普希望製造業回美國,焦佑鈞認為,美國非常大,川普祭出關稅政策,鼓勵一些新創事業在美國發展,MCU是一個應用非常廣泛產品,預期將來在美國,一定會新的市場的機會。

焦佑鈞認為,美國非常重視藥要回美國製造,藥跟電子產品較無關,但如果醫療設備也回美國製造的話,就有一些市場的機會,值得去深耕當地的市場。目前看川普的政策,可能在美國創造的市場機會,有什麼具體的計劃而定。

他表示,川普的長處是談判,先喊一個很高數字,讓人感到不安,讓人願意坐下來跟他談判,最終會對某些事情帶來機會。看美國重返製造,「不能看零與一」,要看帶來甚麼機會,美國不可能做所有的生產,某些重要的東西才會在美國生產,不要去想所有東西都會跑到美國去。

焦佑鈞指出,川普最近說國防工業、AI應該要到美國去生產,他覺得川普終於開始講出心裡的話,他挑想做,開始聚焦了,無人機跟國防工業有關係,無人機會需求記憶體,這就是機會,「我們要去抓那個機會」,他認為應該不只那兩大類,川普應會慢慢釋出來想要什麼。

焦佑鈞認為,醫藥、醫療重返美國生產製造是核心,可見川普是從國家安全思考,當打仗時,包括消炎藥、紗布、注射器、針管、止痛嗎啡都不能缺,那就是自己國家內要有工廠製造。

除AI技術外,焦佑鈞認為,機器人應用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目前工業機器人技術已趨成熟,人形機器人還有待發展空間。針對科技發展,焦佑鈞強調安全、AI應用、環保與能源效率,這些相互影響,AI高算力同時也有資安疑慮,他看到壞人越來厲害,如何防範資安風險也變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