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合成纖維今天召開年度股東常會,雖有討論事項,不過皆順利完成。(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新光合成纖維(1409)董事長吳東昇今天指出,美元、日元的匯率波動對企業衝擊極大,影響甚至超過關稅。新纖雖有部分自然避險(如採購以美元計價),但仍難完全抵禦匯率波動,尤其日元對於公司在日本這個重要的獲利市場影響顯著。建議中央銀行考慮適度降息以因應匯率壓力,並強調需配合信用管制以避免資金流向不動產。
吳東昇說,運費成為目前僅次於匯率的第二大營運壓力來源,近期運費大幅上漲,對企業營運造成重大影響。第三大影響因素才是美國關稅,觀察美國政府政策變動頻繁,雖然業者會因此抱怨,但仍必須學會調整與適應,畢竟去全球化已成世界大趨勢,當中甚至部分涉及地緣政治衝突,企業應在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尋找適合自身的合作模式與產品組合。
吳東昇強調,去全球化並非完全孤立,而是全球經濟與產業的重新組合與分化,企業需審慎選邊站隊,以IBM為例,企業需透過大膽變革與持續調整來適應外部變局,才能長期生存。新纖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透過轉投資公司,積極把握台灣產業進入新紀元(如AI發展)的機會擴大視野,也在新創園區引進相關研發單位,尋找熟悉領域與新領域的機會,並持續研究與評估未來發展方向。
新纖下半年迎需求高峰
新纖總經理歐金達今天在年度股東常會落幕後表示,公司每年「五窮六絕」現象明顯,第三、四季才是需求高峰,隨著新興AI技術帶動應用,可以期待紡織產業後續能有爆發性成長,公司正積極跨足電子化學品、AI伺服器相關工程塑膠,並計劃在北美設立銷售據點,目前北美業務約佔兩成以下,未來希望提升比重。
毆金達觀察,目前AI伺服器每台重量大約一噸半,當中有兩成屬於工程塑膠,由此可見此類產品具有相當顯著的商機。公司現階段的客戶多屬伺服器連接器供應鏈,由於下游需求旺盛,新纖去年第四季開始逐漸放量,今年首季狀況更佳,產品主要應用於連接器與風扇等AI伺服器零組件,公司雖有明顯動能,未來增長幅度仍需觀察產業變化。
歐金達指出,因國際關稅不確定性,旗下工程塑膠四月訂單尚可,五月轉弱,客戶普遍觀望態度濃厚,預計七月、八後才會進一步明朗。此外,化學品本月開始出貨,尚有多家客戶正在驗證中,台灣半導體產業皆為潛在對象。雖然景氣有影響,但公司新品開發腳步未停,許多案子持續開發,對未來發酵程度持樂觀態度,明年第2季還將擴大投資生產彈興回收聚脂的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