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半導體面臨台積電、中國、川普關稅等「3大障礙」。(路透資料照)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揮動關稅大刀,韓媒指出,投資數千億美元的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也難保能在美國關稅風暴中「獨善其身」,除此之外,台積電(2330)與英特爾(Intel)在美國面臨川普「保護主義」立場的處境,三星似乎淪為旁觀者,再加上美中關係緊張,韓媒不禁疑惑,韓國半導體真淪為夾心餅乾嗎?
南韓媒體《joseilbo》、《econovill》等媒體報導,川普透過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他早已對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強調,所有在美國販售的iPhone都應在美國本土生產,否則將面臨至少25%的關稅。
川普在白宮對記者明言,包括三星在內的所有手機製造商,只要其生產基地設在美國境外,同樣適用新稅率。川普強調「如果他們在這裡設廠,就不會有關稅。」
此外,隨著川普上任明確喊出要讓「美國製造業再度強大」,其保護主義立場浮現為台積電與英特爾之間的明顯利益衝突,南韓企業在投資和供應鏈上同時感受到微妙的壓力。
目前美國商務部和工業安全局(BIS)正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審查對半導體進口徵收關稅,並已完成收集公眾意見。
在此過程中,台積電和英特爾正在向美國政府提出不同的政策方向。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TSMC Arizona)近日致函BIS,呼籲豁免對半導體相關設備及材料的關稅;英特爾則主張進一步加強本土保護政策,表示不僅要保護美國半導體,還要保護包含美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全球產品。
至於南韓半導體企業?報導指出,目前三星正投資約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089億元)在美國德州泰勒市興建代工廠,SK海力士則投資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491億元)在美國投入先進封裝製造與晶片相關研發作業,但在這種對抗格局中,韓企的地位正在縮小。
報導提出,特別是若美國政府制定有利於國內企業的政策,韓國企業也有可能面臨關稅或投資獲利能力面臨極大不確定性,甚至可能地位會逐漸縮小。
而三星、SK海力士又對中國市場有較高依賴,隨著美國加強對華科技出口管制,可能面臨雙重壓力。
韓媒指出,如果韓企只會在台積電與英特爾正面交鋒時袖手旁觀,落後的風險很高,因為美國的選擇並不會簡單地偏袒兩家公司中的一家,而是可能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規則的發展。
美國的決定不僅將對台積電和英特爾的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還將對包括三星、SK海力士在內,整個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