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陽觀察服飾產業正處於打破舊有習慣、建立新規則的轉換期。(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成衣代工大廠聚陽(1477)發言人林恆宇今天指出,服飾產業正處於打破舊有習慣、建立新規則的轉換期,預計需一至兩季時間了解各國市場需求與未來方向。過去經驗顯示,每次挑戰都是轉機,包括此次美國對等關稅在內,準備充分的公司可望快速適應並脫穎而出,公司已與客戶完成協商,定調今年不會漲價。
聚陽今天參加證交所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期間舉辦「台灣智慧科技島」主題式業績發表會,林恆宇說,關稅增加將帶來額外費用,理論上漲價可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服飾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信任極為重要,多數品牌不會輕易對產品漲價,否則恐影響銷售表現與品牌形象。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聚陽與客戶溝通所達成的共識為,今年不會主動漲價,若未來不得不調整,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且會以不影響全球經濟與消費者為前提。公司與客戶多年累積的互信關係,能帶來高於同業的利潤與穩定合作。即使面對全球不確定性與政策挑戰,雙方仍能展現穩定表現。
林恆宇提到,目前產業具備快速反應能力,若市場出現需求,可在兩週內快速出貨。由於衣物受氣候影響大,不適合提前備料或大規模調整生產基地。提前拉貨現象並不明顯,品牌多依實際需求與氣候變化調整訂單,避免因提前調度產生額外成本,尤其涉及海運與空運時更需謹慎。
產品結構佳 持續優化韌性
林恆宇認為,聚陽今年第一季營收與毛利率表現均優於預期,美國市場仍為主要營收來源,業績佔比超過70%,亞洲市場以日本品牌為主,成長穩定且具長期發展潛力。公司現階段的產品結構均衡,約一半為機能服(如運動、高端外出服、聚酯纖維類),另一半為快時尚及傳統棉類服飾,展現多元發展優勢。
產能分佈方面,聚陽以越南與印尼為主,合計約80%,柬埔寨約13%至14%,其餘產能分散於菲律賓、中國、薩爾瓦多、孟加拉等地。林恆宇強調,集團持續進行全球佈局,保持產能彈性,以因應不同市場需求與政策變動。因為後續的美國關稅政策不可預測,展現更佳的配合度與韌性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