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傳多家經銷商倒閉。(歐新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自上(4)月以來,中國至少2個省份的汽車經銷集團接連倒閉,而他們都是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的經銷商,這一情況顯示出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證明即使是中國第一大品牌的產品,也無法使企業擺脫財務困境。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中國遼寧省興旗集團門市已停止向60家客戶提供新車交付或其他服務,同時有超過500人組成網路消費者權益團體,要求在山東省經營約20個展廳的乾城控股採取行動,中媒指出,其門市似乎也關閉。乾城控股則稱,比亞迪近2年經銷商政策的調整給公司現金流帶來了龐大的壓力。
由於電動車的普及,以及消費者支出放緩,中國的經銷商面臨深刻的轉變,導致經銷商庫存積壓。目前,大多數電動車製造商都採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模式,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所需的維修服務減少,也影響了經銷商的利潤。
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公佈的數據,4月汽車庫存達到350萬輛,相當於庫存天數57天,為2023年12月以來最高。今年4月,社群媒體流傳的一封信中顯示,由於山東省其他經銷商倒閉,當地銀行收緊了貸款,加劇困境。
1名來自山東省濟南的消費者向《彭博》表示,他去年6月在乾城的1家門市買了1輛比亞迪海鷗,經銷商為他提供了終身維修服務,並向他出售了價值10500人民幣(約新台幣4.4萬元)的保險套餐。今年稍早,當這名消費者回到門市續保時,才發現展廳已經關門,撥打比亞迪的官方專線,也求助無門。
比亞迪在今年2月推出新的智慧輔助駕駛系統「天神之眼」,可以安裝在多數現有車款上,此後,許多比亞迪經銷商面臨庫存過剩的問題。這也代表比亞迪經銷商必須加速清理舊庫存,迫於銷售下,許多經銷商不得不給出數千元的折扣。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1月比亞迪門市庫存水位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