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陽科技加速雙向DLC液冷散熱技術的落地應用,推進AI伺服器模組化與節能系統的全面商業化。(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其陽科技(3564)加速雙向DLC液冷散熱技術的落地應用,推進AI伺服器模組化與節能系統的全面商業化。公司指出,目前已與美國礦機客戶合作進行約7至8個月的POC(概念驗證)流程,預計整體落地時程約需18個月,視測試結果與效能數據作為採購依據,進一步拓展資料中心應用版圖。
其陽強調,雙向DLC(Dual Phase Direct Liquid Cooling)技術具有低PUE、高穩定性與模組化優勢,已成功應用於佳世達集團實驗室環境,並透過與客戶的POC合作,搭配2Z adapter、PLC系統等整合設計,有效支援高瓦數伺服器散熱需求。該公司亦進行長期浸泡實驗,以模擬使用者環境耐受度,優化材料與結構配置。
在實務設計方面,其陽導入4U模組化系統,具備可抽取式結構與共用氣體回收設備設計,不僅降低系統建置成本,也提升靈活擴充能力。遠端維運則透過電子閥鍵與監控系統實現自動化操作,減少人力維修頻率,強化企業客戶於大型機房的部署效率。
除了POC實測進展,其陽亦提出中長期營收模式規劃,瞄準「少量多樣」與「客製高毛利」兩大營運策略。該公司表示,目前產品已從傳統單向液冷轉向雙向DLC平台,進一步強化AI伺服器與網安應用,並透過與DFI、BlueWalker、PowerWalker等合作夥伴建立穩定出貨通路,針對中大型企業提供專案式導入方案。
其陽也坦言,技術落地初期仍處於投資階段,但隨著規模化與製造效率提升,散熱系統的成本預期將持續下降,並逐步改善整體毛利與獲利結構。公司正同步擴展多元營收組合,包括進軍內部機房、進貨室設備市場,及開發符合歐美、中國環保規範的液冷材料與冷卻技術。
面對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其陽表示,關稅與匯率波動雖對短期營運造成壓力,但已透過產品轉單、成本轉嫁等策略進行因應,並強化大陸市場的國產化佈局,以回應中美貿易戰下本土化需求。
其陽進一步透露,團隊自主開發的蒸發器技術已取得專利,具備乾燥迅速與模組重工效率高等優勢,成為公司製造端的重要護城河。展望未來1至5年,將持續以客製化伺服器與標準化模組雙軌佈局,打造兼具彈性與規模的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