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週三(21日)出售的160億美元20年期債券需求疲軟。(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美國國會因稅收、支出帳單而爭論不休,恐使財政前景惡化,投資人擔心美國的債務負擔增加,美國財政部週三(21日)出售的160億美元(約新台幣4810.4億元)20年期債券需求疲軟。
《路透》報導,這次美債拍賣反映不佳,導致股市、美元走低,而美國債殖利率上升,表明投資人對於美國債務膨脹的擔憂家具,這可能會刺激債券市場糾察隊,要求華府採取更多財政緊縮措施。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上週五(16日)將美國主權評級從Aaa下調,此前,惠譽(Fitch Ratings)、標普(S&P)已接連下調美國主權評級。而共和黨週三試圖就一項稅收、支出法案達成共識,這項法案預計將使美國債務增加數兆美元。
米施勒金融集團(Mischler Financial Group)董事總經理迪加洛馬(Tom di Galoma)表示,美國面臨遺留的赤字問題,而且似乎沒有消失的跡象,債務實在太多了,團隊認為,市場目前正在與政府鬥爭,試圖弄清楚美國能否降低赤字。
這次拍賣的債券殖利率高達5.047%,比拍賣前的交易價格高出約1個基點。包括政府、基金經理人和保險公司在內的間接競標者佔銷售的69%,高於平均水準,顯示國外需求仍強勁。整體需求則略低於平均,為債務總額的2.46倍,創2月以來最低水位。
拍賣後,2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5.127%,為2023年11月以來最高。
傑富瑞(Jefferie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西蒙斯(Thomas Simons)表示,已經看到幾次疲軟的20年期債券拍賣,作為基準發行,他有著曲折的歷史,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最佳的選擇,但也不是最差的選擇。
西蒙斯提到,雖然這一次拍賣「遠非一場災難」,但表明殖利率曲線長端的拋售趨勢,在短期內不會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