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習近平比川普更危險」義媒籲歐洲應對中國產品課更高關稅

2025/05/21 07:38

義大利媒體稱,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正透過傾銷過度生產的產品,重創歐洲汽車、鋼鐵、化學等產業,帶來的經濟威脅比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關稅政策更嚴重。(法新社資料照)義大利媒體稱,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正透過傾銷過度生產的產品,重創歐洲汽車、鋼鐵、化學等產業,帶來的經濟威脅比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關稅政策更嚴重。(法新社資料照)

吳孟峰/核稿編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義大利《晚郵報》5月19日以「為何習近平比川普更危險」為題報導指出,傳奇投資人巴菲特先前稱,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關稅是一場「經濟戰」,但另一場未經宣布的經濟戰正在上演,那就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正透過傾銷過度生產的產品重創歐洲汽車、鋼鐵、化學等產業,帶來的經濟威脅比美國關稅更嚴重,呼籲歐洲必須團結面對,必要時應對中國產品徵收更高關稅。

報導說,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高善文因質疑中國經濟成長數據嚴重灌水,並揭露中國青年失業率為官宣數字的逾1倍等問題,遭到習近平下令處分和禁言,其香港投資顧問執照於2024年12月底失效,本人也失聯逾5個月。

高善文「所犯的罪」只是說出中國經濟和青年失業率的真相,但他的遭遇與歐洲息息相關,因為川普所發動的關稅戰,若是美國將貧富差距、稅收不公和債務等內部矛盾轉嫁至全世界,並將自身的沉痾歸咎於其他國家的手段,中國正在打的未經宣布之經濟戰,也是在迫使全世界,為了中國的內部矛盾付出代價。

中國發動的經濟戰不是透過關稅,而是透過史上最激進的重商主義,結果就是其所有勞力密集產業都出現產能過剩,導致失業率上升、購買力下降、社會和政治不穩定等問題,各大經濟體面臨的經濟戰,就是在爭論如何分擔這些問題。

報導說,中國官宣青年失業率為17%,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認為,實際失業率可能超過40%,因官宣數字未包括農村和剛從學校畢業但尚未找到工作的年輕人。高善文去年12月在華府的研討會上表示,過去2或3年,中國實質GDP成長率約2%,遠低於官宣的約5%,過去3年中國GDP比官宣數字約低10%。

獨立分析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根據投資、家庭消費或房市等數據,也做出與高善文類似的估計。多年來,中國許多省份透過核發建築許可證來促進成長,直到房地產泡沫破裂,許多建商破產,《華爾街日報》預估,這波房市危機導致18兆美元損失,比美國次貸危機高2倍多。

中國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對經濟危機的因應失策。習近平基於個人的威權主義傾向,不願協助人民促成經濟解放。黃亞生指出,消費在中國GDP的占比僅39%,遠低於南韓的49%、日本的56%、義大利的58%和美國的68%。

習近平不想要刺激國內需求的消費經濟,只想要利用其他國家需求的生產經濟,(production economy)因此透過政府大量補貼,生產各類產品並出口至全世界,造成的後果之一就是中國公共和私人債務暴增,其次就是過剩產能向國外輸出,形成「全球侵略」(global aggression)的現象。

去年,中國生產的汽車占全球總產量的33.7%,這只是中國車廠發揮60%至65%產能利用率的結果,還有三分之一廠房處於閒置狀態。在鋼鐵方面,去年中國產量占全球54.6%,是排名第二印度的7倍,去年全球鋼鐵產能比需求多出5000萬噸。

在化學品部分,中國化學品產量在過去5年增加40.9%,目前占全球產量的43%,同期義大利產量下降11.6%,德國下降15.3%。在鑄造領域,中國產量自本世紀初以來增加2倍多,排名第二的印度產量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義大利產量則創1980年以來最低水準。

中國的大量製造,目標都是為了出口,實際上正在造成全球性失業。歐洲不能再無視中國的產業侵略,必須提出產業策略,利用歐洲的商業實力來保護生產者,給自己更多時間逐步退出無法防守的產業,尋找新投資方向,迫使北京改弦易轍,必要時還可以徵收更高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