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根據金管會最新調查,於2025年4月間,全體金融機構及周邊單位計383家,其中,126家業者已有導入AI,占總調查對象之33%,較去年度之29%提升;此外,使用AI比例最高的是銀行比例達87%,其次為壽險公司的67%及產險公司45%。
金管會於今(20日)公布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應用人工智慧(AI)之調查結果,相較於去(2024)年,金融業使用AI及生成式AI之比率均提升,主要用於提高作業效率及生產力、節省人力及優化客戶體驗。
金管會表示,本次調查顯示,金融業者應用AI主要目的為提升作業效率(30%)、節省人力(18%)及優化客戶體驗(15%),應用場域集中於內部行政作業、智能客服及防制金融犯罪等領域。最常採用之AI技術為自然語言處理(NLP)與大型語言模型(LLM)(31%)、機器學習(28%)及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23%)。
依調查結果,目前已有61家金融業者導入生成式AI,占使用AI金融業者之比例達48%,年增21個百分點。其中,應用領域以內部行政作業(39%)與智能客服(15%)最為普遍,惟主要挑戰包含生成式AI之產出內容不穩定或有誤、顧慮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並關切合規性問題。
在未來規劃部分,有47%(179家)金融機構表示未來將導入或擴大AI應用領域,重點領域仍為內部行政作業、智能客服及打擊金融犯罪等範疇。此外,金融業者認為可透過業界合作共同發展的AI領域包括:防詐AI科技應用、在地金融業大型語言模型及風險管理等項目。
金管會表示,就目前已導入AI之業者來看,其應用領域以內部行政作業及智能客服較多,所運用之AI系統自動化決策程度尚低,顯示金融業尚無過度依賴AI進行決策,且84%業者會定期或不定期檢測AI系統,是否有效度偏移之狀況。
有關業者未來將合作共同發展AI防詐及大型語言模型部分,金管會樂觀其成,已透過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啟動相關合作機制,並持續鼓勵金融機構投入技術共研與應用實驗。
金管會將持續關注金融業導入AI科技應用情形,督促金融機構在兼顧消費者權益及金融市場秩序下,積極投入科技創新,以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品質及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