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左起)今天擔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台北國際電腦展的主題演講嘉賓。(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天擔任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主題演講嘉賓,黃強調,「摩爾定律已經終結了」,他肯定地說,「AI 效能不是每半年翻倍,而是每3個月就能翻倍。」
「摩爾定律」過去是由英特爾(Intel)創辦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預言晶片的運算能力每兩年翻倍,成本則同步下降。然而,在物理與製程雙重極限壓力下,這條律已漸漸失效,對黃仁勳而言,摩爾定律走向終結,象徵新的科技紀元正在開啟。
黃仁勳認為,在半導體產業當中,隨著電晶體成本上升,能源效率也不再隨製程進展而顯著提升。為了突破限制,輝達轉而切入多晶片封裝(Multi-Chip Package),發展3D堆疊技術,並透過自有的NVLink技術,讓多顆晶片能夠猶如1塊完整的晶圓協作運行。
此外,黃黃仁勳更看重的是軟體與系統層的創新,從資料中心作業系統、AI 模型架構,到網路端即時運算整合(in-fabric reduction),描繪出從頭到尾、裡外包辦的創新體系,讓AI效能不再如同半導體般每半年翻倍,而是邁向「3個月翻倍」的新曲線。
AI強化理解世界
黃仁勳認為,AI早期懂英文、不懂物理,不適合工業場域,「當我把球滾到車底下,我的狗知道要鑽過去撿,但AI會以為球消失了」,但在輝達Omniverse、數位孿生技術的核心價值驅動之下,這樣的情況已經改變,「我們正在讓AI擁有物理世界的直覺與常識」。
站在黃仁勳的觀點,未來每家工廠、每位工程師都會完整地融入產業,與科技深度結合,且台灣供應鏈不再只是單純從事製造,而是大幅採用AI模型、軟體工具,成為虛擬工廠與實體製造的整合者。
鴻海不可或缺
談到鴻海近年的AI佈局,黃仁勳語帶誇讚地向劉揚偉說:「你們原本就是科技公司,現在是超級科技公司。」黃特別指出,鴻海以Omniverse打造完整數位孿生工廠、以AI工廠優化生產流程,甚至成為區域級AI雲供應商,這不只是轉型,更是示範。
黃仁勳提到,2年前的AI技術不如今日,但在基於相信它能進步,各界便緊鑼密鼓地開始投入,這就是現在能夠成功的關鍵,「我們造一台超級電腦,過去可能要規劃三年、只建一台。現在,我們每小時就能造出一台,這就是我們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