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權信用評級16日遭穆迪(Moody's) 從完美的3A等級下調至Aa1。(美聯社資料照)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股週一(19日)早盤因美國信評遭下調,股市一度走低,不過隨後反彈。《巴隆周刊》(Barron's)指出,儘管此舉在心理層面具衝擊,但與其關注美國信評問題,不如將目光放在真正驅動股市報酬的核心因素:企業獲利。
穆迪(Moody's)近期調降美國主權債評級的決定,市場對此也做出反應。儘管此舉在心理層面具衝擊,但《巴隆周刊》報導指出,從歷史來看,這樣的降評對股市長期表現的實質影響有限。
DataTrek Research共同創辦人柯拉斯(Nicholas Colas)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主權債遭信評機構調降的歷史已有十多年,這些行動從未預示利率上升、經濟衰退或股價下跌。」他說:「過去20年中,當美國仍獲三大機構給予AAA評等時,10年期美債殖利率反而是最高的。」
事實上,標普(Standard & Poor)早在2011年就已調降美國信評,惠譽(Fitch)也在2023年時調降評級,但這些行動最終都沒有嚇跑投資人,美國公債仍被視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終極避險資產。同時,標普500指數也迎來近年最佳表現之一。
報導指出,預測股市走勢的更好方式或許是關注企業獲利。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ichael J. Wilson指出,企業獲利的確曾讓人擔憂,但整體情況正在改善。他特別關注的指標是「獲利預估修正廣度」(earnings revision breadth),這是項衡量市場情緒的指標,用來比較華爾街分析師調降與調升企業獲利預估的比例。儘管該指標仍處於偏空水準,但近幾週已有顯著改善。
Michael J. Wilson表示,標普目前的獲利預估修正廣度為-15%,相比4月中旬的-25%已大幅回升,若此趨勢延續下去,標普有機會重返2月中旬的高點。
Michael J. Wilson表示,「獲利預估修正廣度的持續回升,加上上周與中國達成的協議,使標普500指數重新站上我們『解放日』(Liberation Day)前的預估區間,即5500到6100點之間。」
他說:「我們認為,若要突破6100點,獲利預估修正廣度需持續朝0%靠近。」就產業表現來看,近期反彈最強勁的包括媒體與娛樂、原物料、資本財與科技硬體等類股。相對而言,前景下滑的產業則包括耐久消費品、汽車與消費服務。
花旗分析師則對消費類股持悲觀看法,擔憂美國民眾消費支出出現放緩跡象。上週五密西根大學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0.8,為40多年來的第2低。
花旗分析師分析:「由於美國消費者處於關稅政策風險的中心,我們今年持續減碼消費性非必需與必需品類股。雖然最壞情況似乎已解除,但近期消費放緩的跡象仍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