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爾茨(左)和法國總理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右)。(法新社)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上台後,首次出現向法國靠攏的具體跡象,正式放棄了德國長期以來對核能的反對立場。外媒引述2國官員說法,指出德國已向法國釋出訊號,德國將不再阻撓法國,推動核能在歐盟立法中與再生能源享有同等待遇的努力。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1位參與談判的法國高級外交官表示:「德方現在對我們說:在核能問題上,我們將非常務實。」、「這意味著歐盟立法中針對核能仍然存在的各種偏見將會被消除。」
1位德國官員則表示:「這將是一項徹底的政策轉變。」
此舉解決了德法2國之間的長期爭端,該爭端曾導致歐盟能源政策的相關決定被延宕,特別是在俄烏衝突全面升級後,引發能源危機的期間。
梅爾茨政府也尋求德國加入法國「核保護傘」的可能性,作為對抗未來俄羅斯威脅的嚇阻力量。該德國官員說:「我們現在終於願意與法國就歐洲核威懾展開對話,遲做總比不做好。」
德國在核能問題上的轉變,是梅爾茨努力重啟法德合作的一環。法德合作被視為歐盟層面做出重大決策能否推進的先決條件,而該合作關係在德國前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任內一度陷入停滯。
在去年,法國有約70%的電力來自核能,而德國有超過6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德國長期以來一直反對法國將核能標示為「綠色能源」。部分原因來自於長期反核的「綠黨」,該黨是蕭茲聯合政府的一部份,以及憂心法國產業在能源成本方面取得競爭優勢。
柏林ESMT商學院教授、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首席經濟顧問羅勒(Lars-Hendrik Röller)表示:「當法國與德國達成共識,歐洲前進的腳步就會更加順暢。雖然仍有不少挑戰,但我認為這個問題將獲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