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3危險信號!專家警告川普關稅為網路詐騙製造「完美風暴」

2025/05/20 12:51

專家稱川普關稅為網路詐騙製造「完美風暴」(示意圖,美聯社)專家稱川普關稅為網路詐騙製造「完美風暴」(示意圖,美聯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新關稅政策,可能為網路犯罪分子製造「完美風暴」,網路安全專家表示,詐欺企圖以「關稅支付請求」簡訊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對消費者進行金融詐騙,在關稅不斷變化之際,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因此,專家除了提醒消費者要避免分享個人信息外,要特別留意未經請求緊急訊息、可疑網站連結與電子郵件及缺乏透明度3個危險信號。

CNBC報導,Fortalice Solutions執行長佩頓(Theresa Payton)表示,關稅政策的快速變化和陌生環境,加上經濟壓力,可能會為網路犯罪分子創造「完美風暴」。

這是因為人們預計要支付更多,但可能並不完全了解關稅如何運作,他指出,一些購物者可能不會在購買後,質疑與關稅相關的付款請求,特別是一些合法企業增加附加費以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身分盜竊資源中心主席詹姆斯李(James Lee)表示,詐騙者利用政府行動,無論是新計畫還是新政策,作為詐騙的依據,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李說,詐騙者「會利用人們對關稅了解不多的事實」。

網路安全公司BforeAI在今年頭幾個月發現了約300個與關稅相關的網路犯罪分子網域註冊。有些是傳播錯誤訊息,有些是針對企業和消費者的金融詐騙。

BforeAI發現的1個網站是1個新註冊的網路釣魚域名,其目的是讓消費者相信他們需要向合法的政府實體付款。

研究人員指出,此類付款請求可能會通過電子郵件或短信活動傳播,主題是緊急、待付款,將受害者引導至欺詐網站,他們的行為將導致財務損失。

另消費者行動組織消費者保護部主任蘇斯韋因(Ruth Susswein)表示,任何人都很容易成為詐欺行為的受害者。

李亦指出,如果關稅政策持續變化,犯罪分子將有更多時間對消費者進行複雜的攻擊。

面對金融詐騙,佩頓說,消費者首要任務是避免分享個人信息,如社會安全號碼、銀行詳細信息或帳戶登錄憑證,尤其是在“關稅處理”的幌子下。

此外,詐騙專家也提醒消費者,要特別注意3個危險信號:

1、未經請求的緊急訊息

佩頓表示,承諾「關稅減免」、「代金券」、「豁免」或「立即付款以避免關稅」等緊急優惠的電子郵件、簡訊或社群媒體廣告很可能是騙局。

她表示,合法零售商不僅不太可能鼓勵逃避關稅的策略,而且這種緊迫感也是為了迫使消費者接受。

李說,也要對因未付費用而在郵局滯留的包裹的未經請求的電話、電子郵件或簡訊進行質疑。

物流公司Flexport海關副總裁哈特說,如果您收到支付進口費用或關稅的請求,請查找7501表格,這是詳細說明進口情況的政府官方文件。

2、可疑網站連結、電子郵件

佩頓說,詐騙者會創建虛假網站、電子郵件和電話號碼來模仿零售商或政府機構。如果您收到一條訊息,請檢查拼字錯誤以及與假定的公司或實體不符的URL或電子郵件地址。

她說,你可以使用WHOIS之類的工具(1個儲存有關註冊網域和IP位址資訊的資料庫)來驗證網站並確認註冊詳細資訊。

3、缺乏透明度

佩頓說,信譽良好的商家會在結帳時清楚地標明與關稅相關的費用,並提供聯絡資訊以供查詢。否則,缺乏透明度就是1個危險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