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核電歸零核三2號機今深夜停機 核後端基金估破5千億元

2025/05/17 14:47

核三廠二號機今停機,台灣18日進入非核家園。(資料照)核三廠二號機今停機,台灣18日進入非核家園。(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運轉40年的台電核三廠2號機今下午降載、深夜停機解聯,台灣正式迎來非核家園。台電重申,核三除役對電價影響每度約0.11元,坦言核電具穩定、淨零、成本略有優勢等,惟核廢料處理仍難解,如同「吃雞腿就是有骨頭」,不能要發電,後端卻不處理;目前核後端基金需要4774億元,台電今年需再重估,外界估只增不減,上看5000億到8000億元。

我國有三座核電廠,曾運轉機組達六部,核能發電佔比最高達5成,但1990年代火力電廠大舉興建後,核電維持3百多億度,佔比降到2成到3成,核三廠二號機停機後,18日起核電歸零。

反應爐內的燃料棒退出後,要進入燃料池,再進入乾貯設施,又分為室外與室內,再來還有集中式貯存、最終處置場等;但台電與新北爭議逾十年才讓核一室外乾貯啟用,台電規劃,核一、核二還要室內與室外乾貯都要興建,核三則是直接蓋室內乾貯,最快可於2031年啟用。

除役仰賴核後端基金,上回審查估計需4774.69億元,每5年檢討一次,台電今年還要進行重估作業;民間以全球唯一公布最終處置場的瑞典經費估算,需要1800億元,較先前官方公布還高500億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官方對核廢處理經費過於低估,特別是台灣的處置場還是未知,這些都是最大膽的假設,且拆廠成本也持續拉高,經費恐較官方預估數倍增,上看8000億元。

不過,台電認為,各國要處置的用過燃料數量不同,工程條件不同,不確定性仍很高,惟近年原物料成本高漲,核後端基金恐是只增不減;外界以最終處置調整多500億元估算,重估金額預估會超過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