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關稅戰害的? 7個跡象揭美就業市場陷入「崩潰邊緣」

2025/05/16 15:08

美媒稱,美國就業市場正在惡化。(歐新社資料照)美媒稱,美國就業市場正在惡化。(歐新社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川普重返白宮後曾表示,關稅政策將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實際上卻恰恰相反。美媒《商業內幕》表示,美國就業市場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底下潛藏動盪,7個跡象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正處於嚴重崩潰邊緣。

據報導,美國就業市場惡化的7個跡象,包括職缺持續下降、「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惡化、新增就業集中在非常態行業,以及中長期失業人口增加、永久性失業者上升與薪資成長放緩及川普新一輪關稅增加不確定性。

專家指出,數據明確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正在惡化、裂縫正在擴大,儘管速度緩慢,但失業率正上升,員工薪資成長也遭受壓力。在川普重返政治舞台之前,這些壓力就已存在,但他重新調整美國貿易政策,使得情況更趨嚴峻。

7個就業市場惡化跡象如下:

第一是職缺持續下降。根據Indeed最新數據,美國新職缺刊登量創下新低,顯示企業的徵才需求持續冷卻。

第二是「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惡化。新冠疫情的後期,美企僅刊登急需的職缺,在職缺減少下,更直接導致失業率上升。

所謂的貝弗里奇曲線,或稱 UV 曲線,是失業率與職缺率(未填補職位數量)之間關係的圖形表示。

第三是新增就業集中在非常態行業。這就像是私人教育與健康照護支撐了大部分的新增就業,而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的產業出現放緩。

舉例來說,住宅建築業就業過去6個月下滑,因為現有新建住宅庫存仍高。原油價格下跌削弱能源業獲利,預期該產業的就業也將下滑。製造業就業持平,工廠調查數據顯示未來可能進一步裁員。

第四是中長期失業人口增加。數據顯示,今年4月美國失業時間達5至14週者躍升至227萬人,遠高於2022年的153萬人。至於失業已經超過半年的長期失業者,在2023年初為105萬人,如今已升至167萬人。

專家指出,失業時間越長,重返工作崗位就越困難。

第五是永久性失業者,包括被解僱或被解僱後又開始尋找工作的失業人口正不斷攀升。目前已超過失業總人口的4分之1,創下歷史新高。

分析師指出,關稅可能導致裁員數量暫時增加,但風險在於,最終會變成永久性。

第六是薪資成長放緩。排除靠獎金或業績計酬的工作後,一般薪資年增率僅3%,未來指標如張貼職缺的薪資、企業薪酬預期也顯示進一步降溫。

第七是川普新一輪關稅增加不確定性。川普關稅已對經濟造成衝擊,且持續不確定性讓企業不敢擴大投資或招聘,即便川普政府與各國的貿易談判有曙光,許多美企仍擔心政策反覆,因此選擇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