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紙今日舉辦法說會。圖為總經理陳瑞和。(記者歐宇祥攝)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林漿紙大廠華紙(1905)總經理陳瑞和今日表示,第一季因久堂廠進行鍋爐改造、歲修長達45天,導致產能下滑,加上漿價相較去年同期下滑60美元,大幅壓抑華紙首季營運表現,第一季稅後淨損3.3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EPS)0.31元,首季毛利率僅3.2%,季減1.47個百分點,年減7.02個百分點。
華紙指出,第一季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短,且包含台灣三廠與中國的鼎豐廠,皆配合春節假期同步進行大規模歲修,加上庫藏股轉讓員工認薪資費用,以及終端市場買氣保守,皆影響第一季獲利。該公司前4月累計營收則為65.1億元、年減8.18%。
華紙的產能主要位於中國與台灣,也審慎看美中關稅戰後續,陳瑞和指出,華紙外銷40多國,關稅對全球市場都有影響,因此必然會左右營運,不過目前狀況尚未完全明朗,持續觀察並彈性調整,希望最壞狀況在4月已過。
陳瑞和說,美國關稅與全球匯率的影響相互連動,也影響漿價走勢,全球匯率波動使本來全球連動的漿價漲跌脫鉤,3月、4月東亞漿價下跌,尤其中國需求疲軟、導致漿價走勢壓抑,對華紙不利,不過5月漿價報平盤,帶來些許正面訊號。
陳瑞和表示,目前全球經濟變動,也壓抑各國市場景氣,需求不確定性高,台灣內需相對弱且保守,歐洲市場相對好,而華紙在完成第一季歲修後,第二季生產將回到正常、僅規模較小的台東廠歲修。
針對資本支出規劃,陳瑞和指出,鼎豐廠衛生紙機設置及花蓮廠高效回收生質能發電設施均已按計畫時程執行,對產能規劃、降低能耗有助益,華紙仍將維持既有計畫,持續購置與汰換具節能效益的環保設備,加速綠色低碳製程。
此外,5月已經完成花蓮廠高效回收生質能發電設施、中國鼎豐漿廠衛生紙機設置,新增4設備後,月產能共有望達6000至7000噸,未來並有30億元的花蓮投資計畫將啟動,預計2至3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