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勞保問題要用多元方式維持水位,撥補只是方式之一,想辦法提高給付的操作面,要收到該收的保費。(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勞動部在年初發布最新勞保精算報告,將勞保破產年限延後3年,但潛藏負債卻大幅增加至14兆元,讓多位立委關注勞保破產的解決方案,針對前部長許銘春、何佩珊提出「撥補就是改革」,現任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勞保問題要用多元方式維持水位,撥補只是方式之一,想辦法提高給付的操作面,要收到該收的保費。對於撥補入法是否支持?洪申翰表示,「抱持開放態度」。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日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有關勞動部預算凍結案,最後勞動部所有預算雖然順利解凍,但在立委陳昭姿等人提案,要求勞動部需針對勞保財務問題,確立撥補正常化、給付確定化,將最終撥補責任入法,在3個月內,針對「政府最終給付責任入法」,提出可行性研議。
立委王育敏質詢表示,針對前部長提出「撥補即是改革」說法,洪申翰上任後也跟隨這樣的基調,但遭洪申翰否認「沒有說這句話」。
洪申翰表示,對於如何維持勞保基金水位,他主張採取多元方式,例如提高投資效益、克服勞保收取和給付方面的問題,研議如實收到該收到的保費,還有確實審查給付,「撥補」只是眾多手段之一。
但在後續審查預算解凍的過程中,立委陳昭姿、陳菁徽、廖偉翔、楊曜等人,持續關注針對「撥補入法」,因多位立委都提出修法版本,但行政院始終未提出版本,質疑現在執政黨完全不研議勞保的制度改革,要求在預算解凍之後,仍要求勞動部需提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納入「政府最終給付責任入法」。最後經協商,委員同意勞動部在3個月內,針對「政府最終給付責任入法」,提出可行性研議。
洪申翰會後解釋,支持撥補,撥補也是很需要的,他強調的是勞保改革需要多元的做法,不是只有撥補一項。對於他答詢立委王育敏「沒有不研議勞保年改」,意思是制度上的改革是持續進行中,並非「雙手一攤」,對於各方提議的作法,若衝擊勞工權益,必須慎重考慮。